每一座老城厢,每一条弄堂 都像一个宝藏盒子 收纳着专属于上海的回忆 藏匿着特有的故事 小南门作为旧时上海的城墙之一 从明代起就开始收集魔都的历史与人间烟火 纵使时光飞逝 魔都的天际线随时随地都在刷新 小南门的弄堂依旧安静坚守在那里 默默见证着老上海最市井的生活 从徐光启到爱因斯坦 从当初上海最高建筑到136年的老字号 百余年的历史和城市人情往事的追忆 都绕在了老城厢迷宫般的弄堂里 小南门要动迁了 有些人盼了10年,有些人依依不舍 在城市高速发展之下 终究还是到了和小南门说再见的时候 若干年后你可能记不得每条弄堂的路线 但你的舌头不会忘记草堂鸡的白斩鸡 德兴馆的汤包、老太咸鸡的冷菜 警钟楼下的粽子、6元一杯的南门奶茶... 我们期待着改变 但总有那么多从前难以割舍 趁着小南门还在 让我们带上100元,最后把小南门再吃一遍! 把回忆全部留在味觉里 /////// 小南门的美食 味蕾难以忘却的经典美味 / 德 兴 馆 / 德兴馆建于1883年,是老一辈上海人的经典回忆。小南门店分上下两层,楼下小吃,楼上炒菜,大门右边一点还有个外卖窗口。 招牌汤包虽然一笼只有四只,但是只只各大汤多!肉芯子也很扎实一个,一笼下去管饱!汤包比起小笼包更甜些,正是老上海中意的口味。 再加上一碗小馄饨,色色一一。不论早上还是中午都是一套标准的点心套餐! 👉店名:德兴馆 📍地址:中华路622号 💰推荐:招牌德兴汤包 12元/笼 / 草 堂 鸡 / 白斩鸡作为魔都人民最爱的美食之一,草堂鸡也是每个老上海心里的一块金字招牌!草堂鸡门口一直能看见很多爷叔姆妈隔着玻璃指点江山,十几年如一日的挑选自己最爱吃的部位。 窗口展示着当天做好的白斩鸡。和绝大多数白斩鸡店一样按斤称卖,分为鸡翅和鸡腿部分。最便宜的22元左右就能买到一份。 ![]() 三黄鸡的美味有一半归功于酱料!草堂鸡的酱料简简单单口感没那么复杂,却最能将鸡肉的鲜美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店名:草堂鸡 📍地址:中华路624号 💰推荐:白斩鸡 22元起/客 / 南 门 奶 茶 铺 / ![]() 一间小小的铺子卖着最古早的珍珠奶茶,6元一杯的价格依旧便宜。10元一袋的蛋卷丝毫不比网红超市里的差,放学时间还有很多学生排队来买手抓饼。 ![]() 说句实话,上海的奶茶铺满大街都是,但是这杯6元的珍珠奶茶却打动了小编的舌头。奶茶是牛奶和红茶冲出来的,珍珠是自己熬的,和小时候喝到的一个味道! 👉店名:南门奶茶铺 📍地址:董家渡路542号 💰推荐:珍珠奶茶 6元/杯 / 警 钟 楼 粽 子 摊 / ![]() 小南门的地标建筑警钟楼下有一家粽子摊,一摆就是18年!老板是一名上海爷叔,非常热情还给小编讲解了许多关于小南门的历史。 ![]() 每颗粽子都是现包现烧现卖的,用料很实在,个头也很扎实。总共七个口味,不管是酱油肉粽还是糯米甜粽,都是老上海的经典味道。 ![]() 小编买了一个蛋黄肉粽,贴心的爷叔还把粽子剥好了,一口咬下去就能吃到咸蛋黄和大肉,浓浓的酱油味真的很香! 👉店名:警钟楼粽子摊 📍地址:中华路581号 💰推荐:蛋黄肉粽 7元/只 / 美 美 排 骨 年 糕 / ![]() 这家店还真的有点难找,幸亏遇上热情的老居民一路带着小编过去。厨房就是一条逼仄的走道,老板一人在忙里忙外。店里只有三张桌子,依旧客满。 ![]() ![]() 超大一块炸猪排配上两条年糕,就算是男生一份下去也要“登牢”。倒点辣酱油再沾点甜面酱,猪排的脆和年糕的糯完美结合,怪不得让老吃客如此喜爱。 👉店名:美美排骨年糕 📍地址:府谷街51号 💰推荐:排骨年糕 14元/客 / 老 太 咸 鸡 / ![]() 小编去的时候没有遇到传说中的老太,是一名阿姨帮我们切得。每只鸡都是用散养草鸡做的,肉质紧实,咸鲜得当,买一份回去给爸爸当下酒小菜最适合不过。 ![]() 咸鸡称分量28元起卖,热情大方的阿姨帮小编拉掉了癞头分,整整一盒分量十足,超级划算! 👉店名:老太咸鸡 📍地址:府谷街与西钩玉弄交叉口 💰推荐:招牌咸鸡 28元起/客 小南门的美食绝对不止这么多 董家渡无人不晓的南门烤鸭王 人气超旺的隆兴面馆 菜饭小笼皆美味的佳佳小笼面馆 还有太多美食值得我们再把小南门吃一遍 100元就能把如此多的美味打包装进回忆里 /////// 当然,在弄堂里穿梭寻找美味的同时 别忘了留意一下路过的风景 你所见的每一眼都可能藏着无数的历史与故事 小南门的建筑 一砖一瓦都是上海的活历史 / 警 钟 楼 / ![]() 这座建于100年前,用于火灾瞭望鸣钟示警的钟楼是曾经上海滩上最高的建筑,堪称中国的“埃菲尔铁塔”。 ![]() 35米的高度在整个老城厢里鹤立鸡群,不管在小南门的哪个位置都能请轻易找到警钟楼的存在。 / 梓 园 / ![]() 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梓园原名宜园,曾是侨光烈的居处,于是也有了现在的乔家路。再后来大画家王一亭居住于此,因院里有一颗百年梓树,便更名梓园。就连爱因斯坦都在这品过茶。 ![]() ![]() 虽然梓树早没了,但是这座日式格局,风格多样的百年老楼还在。哥特式窗户、希腊式廊柱还有日本设计师改造的楼顶,冗长的历史就在这一砖一瓦里。 / 徐 光 启 故 居 / ![]()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徐光启故居,因屋有上下各九间,故俗称九间楼。但因时代的动荡,现在仅存两间了。 ![]() ![]() 住在此处的居民和绝大数老城厢的居民一样,坐在门口打打瞌钟,尬尬散户。或许也只有这块刻着“徐光启故居九间楼”的碑牌在提醒人们,莫忘时光吧。 / 药 王 庙 遗 址 / ![]() 曾经在药局弄内曾有一座药王庙,建始于乾隆五十三年。一百多年来,所有上海老城厢药店老板和百姓都到此庙烧香拜神,后改建为公房。说是遗址,其实也只留下了这一小部分的石碑而已。 / 书 隐 楼 / ![]() 虽然书隐楼的大门紧闭,但是这座有江南三大藏书楼之称的老宅不得不来打卡,听说现在里面还居住着一位老宅的后人,默默守护着书隐楼。 /////// 小南门之所以能成为经典 不光是靠美食和古建筑 这里最接地气的市井生活才是真正美景 小南门的市井 绕在弄堂里的烟火气 ![]() 站在小南门的市井街头,你真的很难没有一种恍然如世的错觉。作为上海人的小编,每次来小南门都会有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 每天一早,倒马桶肯定是老城厢居民必做的一件事!大概很多年纪小的朋友都不知道这件事,但这是小南门居民的日常,没有抽水马桶的老房子还是很不方便的。 ![]() 中午,三五邻居相约街头摆一张小方桌,每个人带上一两道小菜,再拿上几瓶老酒。一桌最简单也最美味的酒水就诞生了,哪怕是微微细雨也阻挡不了爷叔们的兴致。 ![]() ![]() 每天下午肯定是老城厢里最惬意的辰光,阿姨爷叔们都会搬出个藤椅往家门口一坐。切切香烟、聊聊天或是爬爬太阳、眯特些,都是一天中难得的清闲。 ![]() ![]() 养养花,遛遛狗也在老城厢里随处可见。虽然住的是小小的老房子,可老上海的精致生活是丢不到的。 ![]() ![]() 傍晚的时候顶顶闹忙,菜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还有喋喋不休的讨价还价,市井味或许就是这样吧。 ![]() ![]() ![]() 街边小摊的肉店、菜店、烟纸店的生意也很好,大家都在挑自己最想买的东西,好快点回家烧晚饭。 ![]() ![]() 晚饭结束,跟着老头子一起来浴汤洗个澡,搓个背。条件好的再敲两下背。回家可以舒舒服服睡个觉,属于小南门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再过几个月或许也要彻底结束了。 /////// ![]() 人们常说 迷宫般的老城厢是上海的灵魂 是这座城市沧桑兴衰的缩影 抬头便看见破旧的屋瓦 透过晾晒的衣服还能看见陆家嘴的高楼 这般带有少许赛博朋克的奇幻景象 或许只有在小南门这般的老城厢里才能看到吧 ![]() 四周被新式小区围绕 城厢内满是动迁横幅 明明早就存在于此的小南门 此时却显得有些四面楚歌 好在还有时间,足够我们再去把小南门走一遍 记得带上100元呀~ 用味蕾记住小南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