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庆良:青藤白阳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影响

 宫庆良教书画 2019-04-11

一、青藤白阳人物介绍

“青藤白阳”是指明代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徐渭、陈淳,他们的号分别是“青藤居士”和“白阳山人”。在中国的写意花鸟画历史中,陈淳和徐渭被视作里程碑式人物。他们的出现,对花鸟画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改变,意味着写意花鸟画从小写意到大写意的转变。

徐渭,1521生,明代画家,浙江绍兴人。徐渭字文长,号天青藤居士、青藤道人、青藤老人等。徐渭的一生是坎坷的,充满了跌宕起伏。他异常聪明,八岁能作文章,有神童之称;才高八斗,参加科举却屡次不中;他胸有大志,却没有实现心中报复。最终精神失常,九次自杀,却得苍天眷顾。后精神失常杀妻入狱,出狱后生活清苦,以卖画为生,在贫病交加中度过一生。

陈淳,1484年生,江苏苏州人。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山人。他出身于富贵的官宦之家,从小过着富足的生活。然而陈淳却不喜仕途,而是喜好诗文字画、游山玩水。他的书画师从吴门名家文徵明,学艺精湛。他本可以按部就班的走老师的路子,然而他却选择了创新的艺术之路。他在艺术上追求自我、标新立异,走出了一条与吴门不同的风格。他的风格延续了吴门画派,而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写意花鸟画方面超越了他的老师。

二、青藤白阳的艺术观

1、纵横宣泄的绘画天才

徐渭的作品注重主观感情,常常通过画作宣泄自己的苦闷人生和愤世嫉俗的心情。他不重物体的行而重自己心中的意,笔墨酣畅淋漓、大气磅礴。仿佛画中的笔墨、线条,皆是他的喜怒哀乐的表现。他的作品,已经超越了笔墨技巧的应用,而是进入了一种对画意的表现。

徐渭的作品虽然没有在当时享誉画坛,却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刀后期的吴昌硕、齐白石都对徐渭顶礼膜拜。包括今日之写意花鸟化解,也无一不受其影响。

2、闲适洒脱的山林逸士

陈淳在画作中追求寄情山林的闲适和洒脱的精神状态,这和他从小优越的生活以及他不恋仕事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学画之路,陈淳都是一路坦途,不像徐渭一生坎坷,生活境遇的悬殊,也造成了他们不同艺术思想的形成。陈淳自小生活优越,父亲与老师文征明又是世交,这给他学画也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且他又不必像徐渭那样为了追求好的生活而考取功名,所以陈淳只一心与诗书画为伴,不必为其他琐事所累。正因这样,他的作品传达了一种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青藤白阳的作品探究

1、徐渭:走笔如飞,泼墨淋

徐渭的写意花鸟画,用笔重“气”,用墨重“韵”。他的用笔看似狂放不羁,然而却有“笔断意连”的气韵;他的用墨看似胡乱涂抹,然而却有章法可循、墨韵十足。

上面是徐渭的代表名作《墨葡萄图》,此作最能代表其风格。此画不着色彩,仅用水墨来表现葡萄。用笔飞舞灵动,犹如草书之酣畅淋漓;用墨枯湿浓淡恰如其分、水墨淋漓。观此作品,不仅仅是衣服墨葡萄图,更是作者心中写照。

2、陈淳:淡墨欹毫,用笔活泼

陈淳的时代是明代吴门绘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更是中国文人画在创作上渐趋成熟的阶段。陈淳作为花鸟画由工转写的先驱,他对花鸟画的题材和形式有重要的影响,在题材上主张日常化,形式上打破常规,多有创新,他融合各种绘画技法,转求“精神入画”的境界。

在陈淳以前,花鸟画的主要题材和内容是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而陈淳的花鸟画的题材都非常普通而常见。可以说,陈淳在花鸟画的转型过程中,对于题材的革新,事实上开 拓了文人花鸟画的创作天地,这为传统花鸟画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陈淳的这幅水墨纸本手卷《水仙》,堪称精彩之作。水仙花别号金盏银台,玉玲珑。以其色彩的鲜明夺目,成为冬日无花时节的雅供。出于吴门的陈淳,能以墨色的 深浅描绘出大自然的万紫千红。陈淳的水仙,是一长串突破太湖石的炽烈绽放,一个沉鱼落雁的娘子军阵,有婀娜,有气势,有整体的规矩,有每支或高扬或掩映或横出或内敛的个性。

四、青藤白阳的艺术特征

徐渭的存在使得明代画坛生出了耀眼的光彩,由于徐渭的存在,中国水墨花鸟大写意体派得以确立,他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观徐渭的作品,能感受到生命的炽热、活力,以及不屈于俗的狂傲风骨;它有鲜活不滞的性灵,疾风暴雨般的激情和诗意的散溢。

陈淳进一步发挥水墨晕染的功能,率意的笔墨来塑造物象,有时甚至勾染结合、色墨相融,放逸中讲求法度,主观感受与物象的天然神韵相调。观陈淳的作品,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笔法挥洒自如,富有疏朗轻健的风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