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对于亚洲人群依据Akaike信息准则和c统计量的新矩阵重新校准的PREDICT评分在三个风险预测系统中表现最好。PREDICT系统的R2最高(0.26)和Brier最低(0.14)。 ——摘自文章章节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Ref: Lim JX, et al. Neurocrit Care. 2019 Apr;30(2):394-404. doi: 10.1007/s12028-018-0631-8.】 研究背景 约三分之一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发生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这是神经系统症状恶化和功能预后不良的强有力预测因子。CT血管造影(CTA)斑点征是HE的预测因子之一。目前已有三个评分系统用于预测24小时内HE的风险,即应用增强CT扫描预测血肿增大和预后评分(Predicting Hematoma Growth and Outcome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Using Contrast Bolus Computed Tomography score,PREDICT score)、9-point评分和BRAIN评分。PREDICT评分和9-point评分包含CTA斑点征指标。考虑到如果未进行CTA,而制定BRAIN评分(表1)。 表1. HE的三个评分系统。 研究表明,亚洲与西方人群的ICH流行病学特征存在差异。上述三个HE评分系统的有效性已在白种人中进行验证,但缺乏在亚洲人群中的验证研究。新加坡国立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外科的Jia Xu Lim等在亚洲人群中评估三种HE风险预测系统的有效性,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的《Neurocrit Care》杂志上。 研究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作者对新加坡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85例ICH患者进行筛选。排除继发性ICH、从其它医疗中心转入、CT随访前已手术治疗或死亡以及入院时未CTA检查或后续无随访CT的患者, 最终纳入123例急性自发性ICH患者,平均年龄61±14岁,其中49例女性。 所有患者均按照现行脑卒中指南,进行出血性卒中的标准化管理。入院时,行CT平扫和CTA。CTA扫描包括90秒延迟相位成像,以提高预测HE的灵敏度。在入院时CT平扫后24小时重复CT平扫。对影像学资料进行Logisitic再校准以获得更新的校准斜率和截取。分别评估三个风险预测系统的鉴别能力(c-统计量)、Hosmer-Lemeshow校正检验、le Cessie-van Houwelingen-Copas-Hosmer检验、Akaike信息准则、总体表现(Brier评分和R2)和临床有效性的决策曲线分析。 研究结果 该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对于亚洲人群依据Akaike信息准则和c统计量的新矩阵重新校准的PREDICT评分在三个风险预测系统中表现最好。PREDICT系统的R2最高(0.26)和Brier最低(0.14)。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最大的阈值概率范围内,重新校准的PREDICT评分系统比9-point评分和BRAIN评分系统应用于临床上更有效。PREDICT评分和9-point评分系统因利用CT扫描和CT血管造影“斑点征”,而优于未利用“斑点征”的BRAIN评分系统。 结论 PREDICT评分系统是该研究中表现最好的模式,CT血管造影的“斑点征”可以作为预测ICH后预后的指标。该评估模式足以对亚洲人群进行脑出血扩大的风险评估,但是鉴别和校准能力充其量属于适度,需进一步改进。 编译 汪耿夫 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 审校 陈衔城 教授 《神外资讯》主编 |
|
来自: neurobistoury > 《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