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太原古城是谁修筑的?

 难得知巳 2019-04-11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赵盾弑君事件,后来赵氏被铲除,留下一个赵氏孤儿赵武。赵武成年后,恢复了官职,又进入六卿。

到赵武的孙子赵鞅时期,晋国国力虽然非常强大,但国君掌握的领土却非常有限,就剩下绛都、曲沃这几个地方,其他大部分土地都到了六大家族口袋里。

六卿当中,只有赵氏家族曾经被灭族,赵武恢复赵氏的名分后,其他家族却只吐出一小部分曾经兼并的赵氏领土,赵氏家族的领土,肯定是六大家族中最小的。

眼看晋国公室为数不多的土地,赵氏家族是很难分一杯羹了,赵鞅走遍晋国各地,他高瞻远瞩,作出将家族北迁的决定。

晋国北部偏远地区,人口稀少,还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赵鞅却偏偏要北迁。

在别人看来,赵鞅北迁,是一种承认失败的做法,从中原退出,到边远地区发展,这是需要勇气的。同时也证明赵氏家族在中原没有竞争力,但此举也避免了赵氏与其他卿大夫的矛盾。

赵鞅的想法与别人不同,赵氏家族曾经被灭族,灭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赵鞅的心头。赵鞅觉得,早晚有一天,外人还会对赵氏家族不利,到那时赵氏家族不能坐以待毙,要找一个偏远的根据地躲过劫难。

赵鞅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在晋国位居六卿之一,但赵氏家族的实力跟被灭族之前还有很大差距。赵鞅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害怕哪一天历史又重演,他下定决心把西北的晋阳打造为一座坚固堡垒,以备不时之需。

晋阳(今山西太原),在汾河上游。汾河是一条奇怪的河,它自北向南流入黄河,汾河两岸有面积不小的平原,而平原以外正好是两座狭长山脉。

这样一个地形,别人要攻打晋阳,只能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来。由于北面是代国境地,所以晋国卿大夫们的军队如果要攻打晋阳,只能从南往北,沿着狭长的汾河平原逆流而上。

后世清朝初期的顾祖禹描述晋阳为“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意思是有山有河,地理位置好的就像天下的肩背一样。

赵鞅先派谋臣董安于去修建晋阳城,董安于出身史学世家,同时也是个建筑大师。晋阳城建好之后,有几个特点:

第一,城墙特别高,城墙是用木板夹着泥土建造的,既有韧性又坚固。

第二, 宫室的墙垣用丈余高削尖的竹子围成,战时可以拆下来当箭。

第三, 宫室的柱基用青铜铸成,战时可用来铸造兵器。

后来唐朝诗人李白形容晋阳城为“雄藩巨镇,非贤莫居”,足见其雄伟的气势和规模。

晋阳城建好后,赵鞅又派谋臣尹铎去治理晋阳城。尹铎加固城防的同时,又给晋阳增加了两个特点:

第四, 晋阳城百姓不用交税,免税城!

第五,在城中储备丰富的粮草,足够城中军民食用好几年。

这样一个晋阳城,就真的是易守难攻,固若金汤了。

图-赵氏家族迁都晋阳后晋国疆域

公元前476年,赵氏家族宗主赵鞅去世,赵无恤扛起赵氏家族的大旗。

赵鞅去世,接替晋国中军将的是晋国第一大家族掌门人荀瑶,又称知瑶,或智伯瑶。

荀瑶对魏、韩两家许诺,一起带兵进攻晋阳,以后平分赵家的地盘。韩虎和魏驹虽然不相信荀瑶,但也无奈,实力不济,只能跟着一起出兵。

公元前455年,荀、韩、魏三家军队开赴晋阳,第二次晋阳之战拉开帷幕。

晋阳城下,荀、韩、魏的大军将这座大城围的跟铁通一般,水泄不通,切断赵氏其他城池对晋阳的支援,然后四面围攻。

荀氏的军队获得四十几年前士氏、中行氏军队相同的待遇。晋阳城头上,总有射不完的箭,飞不完的长枪。

晋阳宫室的墙垣,用丈余高削尖的竹子围成,赵人将宫室的墙垣拆了造箭矢。晋阳宫室的柱基用青铜铸成,赵人将宫室的柱基融了,用来铸造兵器。

晋阳城的百姓,愿出战者甚众,无论妇女还是稚童,亦皆欣然愿效死力。

这是一场消耗战,晋阳虽然城高池宽,也屯积足够三年的粮草,但是兵器消耗很快,尤其是箭矢,几乎消耗殆尽。

外围以荀氏为主的大军,重重围困攻打,这一围时间就过了两年,第三年开春的时候,双方依然处于对峙状态。

荀瑶长期出动大军不归,自己领地还能供应源源不断的军粮,内部管理也是井然有序,其能力绝对不俗。

城内斗志昂扬,城外踌躇满志,这场战争难道要一直打下去?

此时的赵氏家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被困时间太长,粮草已经供不应求。有人建议赵无恤,突围迁到赵氏其他城池再固守,躲避锋芒。

赵无恤认为,一旦都城被占领,对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何况荀氏有能力围攻晋阳两年,赵氏也就没把握平安撤退。在赵无恤看来,自己只能与晋阳共存亡。

公元前453年初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荀瑶乘着他的战车在城外四方巡视。

但见悬瓮山下的一条小河,平日涓涓细流,此时却是泉流滚滚,滔滔望东而奔。

荀瑶反复细致地巡查这一带的山水,终定下破晋阳的大计,那就是水攻。晋阳附近除了汾水这个主干河流,其他小河小溪也不少,借此绵绵春雨之季,水攻绝对是好计。

荀瑶知道魏驹和韩虎二人,绝对不会在此战中舍命卖力,于是令韩魏两军守东门和南门,荀氏守北门和西门,然后亲领一支大军去挖河建水库。

荀瑶下令将附近所有大河小溪泉流全部坝断,掘成大渠,于渠之左右,筑起高堤,为蓄水之地。以至于附近十几里的山坳水流之处,都有堤坝。

春雨连绵不断,雨势逐渐加大,荀瑶又令渐次增加堤坝的高度。一个月后,荀瑶的大军已经控制不住水流,也就是说,泄洪的日子到了!

决堤灌城之日,山水大发,晋阳城中之军民,妥帖地形容,皆为鱼鳖矣。

荀瑶将护城河通往其他河流的渠道全部堵死,只让水进不让出,几天之后,水势愈高,房屋不是倒塌,便是淹没。

晋阳城的百姓,得益于赵氏在晋阳实行的免税制度,向来富庶,不曾受过苦冻。这回百姓无地可栖,无灶可炊,仍然坚定地支持赵氏家族,构巢而居,悬釜而炊,众志成城抵抗入侵。

幸运的是晋阳城墙特别高,城墙是用木板夹着泥土建造的,既有韧性又坚固,虽然长期水浸,却安好无损。

赵无恤乘木筏视察城垣,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眼望去有如江湖,一个浪头过来,气势排山倒海。赵无恤倒吸一口潮气,叹道:“民心虽未变,倘若山水再涨四五尺,便冒过城头了,为之奈何?”

荀瑶如果不是最后被灭,他绝对是春秋末期的名将之一。引水灌城,荀瑶是第一个使用的,近两百年后,秦国的白起用过一次,攻克楚国陪都鄢都。战国末期王贲灭魏国,也是水淹大梁。如果不是荀瑶成功用了水攻,让白起和王贲得以借鉴,战国之世的争端可能又会不同些,从某种意义上说,荀瑶也是改变历史的人物。

赵无恤的首席谋臣张孟谈思索了一会,进言道:“韩、魏献地给荀氏,未必甘心,今日起兵,迫于势尔。臣请今夜潜出城外,说韩、魏之主,反攻荀瑶,方能脱此患。”

赵无恤眼中露出神光,道:“我将下令赶造船筏,清点兵器,若爱卿说动韩魏,便出兵反攻荀氏。”

同一时间,荀瑶站在远处的山岗上,看到晋阳城里的景象,笑得很诡异,他认为只要自己继续升高晋阳城水位,晋阳城必然毁灭。

荀瑶对众人道:“我打了半辈子仗,以前真没有认识到这河水的的威力,它竟然可以灭亡一个国家啊!”

古代修建城池,一般都是依山傍水,很多城池都修建在河水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韩虎和魏驹听了心里凉嗖嗖的,因为他们的都城平阳和安邑正好也在汾水旁,而且是在汾水的下游,水势更大。

张孟谈假扮荀氏士兵,潜入韩氏大营,找到韩虎,没有太多言语,言简意赅:“赵氏若亡,则祸必次及于韩、魏矣。”

韩虎好歹也是一头虎,怎么不清楚韩氏的处境,见赵氏有这个意思,连夜派段规去见魏驹,说明赵氏的计划。

段规奉命前去与魏驹商议,意料当中魏驹非常愤慨:“荀瑶狂贼悖慢,吾亦恨之!此前恐缚狼不成,反为其所伤,既然三家合力,必大破荀瑶,三家分其地。”

韩虎和魏驹何其聪明的人,他们本来就是被胁迫来的,能够有机会灭荀氏而壮大自己,怎能放过良机。

第二日,荀瑶在山岗之上置酒,邀请韩虎和魏驹,一边饮酒,一边观看还在往上涨的水势。

荀瑶喜形于色,遥指晋阳城,谈笑风生道:“水能载舟,也能倾覆一座大城,壮哉!”

韩虎和魏驹则面面相视,各自思考如何尽快配合赵氏反攻。酒过三巡,韩虎和魏驹辞别,立即整军备战去了。

不过荀瑶这边,也是能人辈出。韩虎和魏驹显得有点心神不宁,被荀瑶的手下絺疵看出来。

絺疵对荀瑶道:“主公,韩氏和魏氏必然要造反!”

荀瑶问道:“你怎么知道?”

郤疵解释:“现在赵氏即将灭亡,大家就快到分赵氏土地的时候,从韩氏、魏氏两位宗主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喜色,而是满脸愁云,所以断定,韩魏将反!”

荀瑶笑道:“谁说我要分赵氏土地给韩氏和魏氏,这两人不高兴也是正常的。”

郤疵再进言:“主公,方才主公言‘水能载舟,也能倾覆一座大城’,晋水可以灌赵氏晋阳,汾水可以灌魏氏安邑和韩氏平阳,韩魏二人听到主公此话却并没有反应,定是他们认为主公不能夺取晋阳。”

荀瑶何等人物,虽断定韩魏二人不敢谋反,还是在次日安排了一场“鸿门宴”,再请韩虎和魏驹入席。

荀瑶中军大帐之内,酒宴进行中,荀瑶举觞不饮,故作不经意问道:“昨日有人言,两位想谋反,可有此事。”

韩虎和魏驹故作惊异,异口同声道:“将军信吗?”

荀瑶道:“吾若信二位谋反,怎会邀二位入席。”

韩虎感觉到帐外肃杀的空气飘了进来,若不能说服荀瑶,明年今日就是自己和魏驹的祭日。

韩虎反而冷静下来,脸部不带半点狐疑,正色道:“闻赵氏大出金帛,欲离间吾三人,此必谗臣受赵氏之金帛,使将军怀疑,因而懈于攻围,赵氏趁机脱险!”

魏驹跟进道:“晋阳城破在即,谁不愿分其土地,乃舍此目前必获之利,而蹈不可测之祸乎?”

荀瑶见二人信誓旦旦,遂放下杀人之心,韩虎和魏驹这才逃过一劫。

韩虎和魏驹从荀瑶营中出来,恍如隔世,仿佛刚从地狱门口走过一趟。两人路上便决定,事不宜迟,当夜就动手。

是夜,韩虎、魏驹暗地使人袭杀守堤军士,于西面掘开水口,水从西决,反灌入荀瑶之营寨。

荀瑶军中惊乱,水已及荀瑶卧榻,他还以为巡视疏忽,偶然堤漏,急唤左右快去救水塞堤。不料水势涨的很快,波涛滚滚,军粮器械,飘荡一空。营中军士,尽从水中浮沉挣命。

忽闻鼓声大震,韩、魏两家之兵,各乘小舟,趁着洪水杀来,将知家军乱砍。待晋阳城外的水势退去部分,赵无恤立即引城内军士,杀将出来。

荀瑶本乘小舟逃离战场,不料被赵无恤的追兵赶上,二话不说给砍死。战后赵无恤将荀瑶头颅砍下来作为自己饮酒的器具,这样好时常提醒自己,晋阳被围那三年赵氏家族有多么窘困。

赵韩魏三家将各处堤坝尽行拆毁,三日之后,晋阳城中之水,方才退尽。

晋阳这个地方,后来一千多年都是坚城。

到唐朝的时候,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是从晋阳起兵反隋,最后成功建立大唐王朝。安史之乱,唐朝大将李光弼依靠晋阳坚固的城防,生生把数倍于己军的史思明部抵挡住。晋阳,堪称唐朝的福地。

再往后到宋朝,赵氏家族的赵光胤、赵光义两位兄弟皇帝,先后都亲征晋阳。两位皇帝使用一切办法围困晋阳,如蝗虫般密密麻麻的箭雨,轰隆投石机投下的巨石,电闪雷鸣的火药,一切能用的办法都用了。

晋阳城依然固若金汤,而对手的兵力是远不及宋朝的。后来晋阳的北汉军由于粮食准备不充分,最终被迫投降。

宋太宗赵光义比其他姓氏的国君,更明白晋阳的来历(这本就是赵氏家族祖上修筑的),北宋的都城在汴京(开封),晋阳靠近北方胡人地区,如果被胡人占领,据险而守,那又是很危险的事情。

赵光义下令摧毁晋阳,先火烧城池,烧完之后赵光义发现晋阳威严不减,又下令水淹晋阳,把城墙泡在水里,等到城墙倒塌得差不多才罢手。

晋阳这座千年古城,生于赵氏,最后也毁于赵氏。

参考资料:《史记地名考》《竹书纪年》《春秋》《赵国史稿》《古史地理论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