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严出入 谨交游 利品行 为君子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4-11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塑造了两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一个是郭靖,一个是杨康。郭靖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而杨康是个人人唾骂、认贼作父的恶人。

郭靖和杨康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这从他们青年时代所交游的人物就可以看出来。郭靖以哲别、拖雷、江南七怪等为师友,哲别、拖雷是英雄,江南七怪虽然不是有名的门派,但也是江湖豪杰之士。

而围绕在杨康身边的却是欧阳克、灵智上人、彭连虎、梁一翁、沙通天等这些阴险毒辣的江湖败类。虽然杨康有一个名师丘处机,但丘处机一个人的正能量,又怎么能抵消杨康身边那么多恶人的影响呢

孟子曾经讲了一个齐人傅之,楚人咻之的故事。一个楚国大夫请一个齐国人教他的小孩学说齐国话,但一个齐国人在教他,一众楚国人在旁边说楚国话,即使日夜鞭打小孩要求他说齐国话,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把他放到齐国首都的闹市,日夜鞭打小孩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办不到。

宋王身边的薛居州是一个好人,如果宋王的身边,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人,宋王和谁去做不善的事呢?但除了薛居州,君王身边个个都是不善之辈,他和谁去做善的事呢?仅仅一个薛居州,能够把宋王怎么样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物,谨慎交游特别重要

《菜根谭》说:“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大意是说,教育子弟就像养女儿一样,最重要的是严格管理她的日常生活起居,与人交往要谨慎。一旦结交了品行不端的人,就好像在肥沃的田地里种下了一颗坏种子,这样一辈子也难以长出好庄稼了。

父母师长从小教育我们,不要和那些调皮捣蛋、偷鸡摸狗、不务学业的人交朋友。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领导、老同事鼓励你向脚踏实地、勤恳工作的同事看齐,这都是在提醒你,交友一定要谨慎。

孔夫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这不是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的意思,而是说,交友要谨慎,不要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同的朋友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如果人人不与有恶习的人交往,有恶习的人只能与有恶习的人交往,那么,不就会形成一些恶趣味的狐朋狗友群,不就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吗?

如果抱着一颗善心想要去帮助那些品行不端、不走正道的人,这样高尚的品格当然令人欣赏。但是,当你想这样做的话,先要问自己,自己的信念够不够坚定呢,自己在名利声色面前会不会动心呢

《论语》记载了两次图谋不轨的臣子请孔子出山相助的故事。一次是占据中牟城的佛肸派人去请孔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了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怎么说得通呢?”

孔子说:“是的,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不是也说过坚硬的东西,再磨也磨不薄吗?洁白的东西,再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只匏瓜吗?怎么只能够挂在那里,不想有人来采食呢?”

另一次是盘踞费邑的公山弗扰派人请孔子,孔子也打算前往。子路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说:“他让我去,难道是白白让我去吗?假如有人用我,我也许会使鲁国成为东方的周王朝,使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复兴。”

佛肸、公山弗扰派人请孔子,孔子也知道他们品行有亏,但孔子认为自己有坚定的信念,不仅不会受他们的摆布,而且有机会实践自己的理想,所以跃跃欲试。虽然孔子最终没有应二人之请,但从孔子之后在鲁国从政、周游列国的事迹来看,他是有定力不受他们的影响,反而可能影响他们的。

如果有孔子那样的定力、高贵的品格与仁爱的心,当然可以与品行有亏的人交游,并尝试改变他。但俗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跟从善良的人,学习善良的行为就像登山;跟从不善的人,学习不善的行为就像山崩

随恶易,学善难啊。

所以,我们一定要谨慎的选择交游的朋友,培养自己的内在,如果修炼到有足够的定力,能够不为名利声色所迷,才可以三教九流、各种人物交往而无碍

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时期,所以,一定需要父母师长提醒不要与不善的人交游,而要与正直的人为友。既使成年,如果估摸自己达不到财色不动于心的修养,还是与品行不端的人保持距离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