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1、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黄色釉,1100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 2、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其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素云彩、珐琅彩等。 3、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其品种有青釉褐绿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4、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烧造出白底红花,始于元代景德镇; 5、斗彩,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烧成陶瓷后,于轮廓线内填以多种色彩,再经底温度炉火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比美相斗,故名.始于明成化年间; 6、开片,既冰裂纹,釉面裂纹型同冰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过早出窑遇冷空气产生宋代哥窑以此为主要特征 7、青花,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钴为色剂,在胚胎上作画,罩以透明釉,经1280-1320度高温烧成,蓝白相应,明清两代主打瓷器。 8、釉中彩;在上好釉的瓷器,上进行装饰,然后在高温烧成,彩料或者釉料融进了先前的釉中,貌似在中间,和釉上彩工艺相似,但又和釉上彩釉区别。 青釉,主要品种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种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 黑釉,主要品种有兔毫釉,油滴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