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五十讲 | 第五讲:朱文刻印法

 青木森森 2019-04-12


1每一期篆刻史识: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能认识。朱文古玺大多配上宽边,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工”、“司徒”等名称。私玺除了方形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动物图案。私玺中朱文宽边细文,文字细如毫发而坚挺,精美无比。其文字风格与当时齐、楚、燕、赵、韩、魏等东方六国铜器铭文和陶器、货币、兵器、简帛上的文字接近。古玺结体错落奇肆、疏密有致,叹为观止。

2篆刻五十讲之第四讲:朱文刻法

刻朱文是刻除文字和印边以外的所有部分,用双刀发刻。方法是先将刻刀沿横画的左侧自右向左上方或冲或切,顺次将所有横画的左侧部分刻去,石旋转180°再刻刚才这笔画的另一侧(也是左侧)。这样,印的二分之一完成了。余下竖划也要按上述方法顺次分两次刻完,笔画之两端可切一短刀。凡印面中的残余颗粒、小块,可在全部刻完后一一收拾,也可以在刻印中顺便收拾,但印地不必花功夫铲平。

先将刻刀沿横画的左侧自右向左上方或冲或切

顺次将所有横画的左侧部分刻去,石旋转180°再刻刚才这笔画的另一侧(也是左侧)

③朱文空白部分处理

·朱文一字印赏析·

·朱文二字印赏析·

·朱文三字印赏析·

·朱文四字印赏析·

3每期名家名印故事精选:“摹刻汉印两千方的钱松”

杭州人钱松,也是“西泠八家”之一。书法最擅长篆隶,绘画以花卉山水见称,尤其爱好金石文字。他刻印最早受丁敬作品的启发,却不肯照搬前人的衣冠形貌。为了学好篆刻,曾摹刻汉印两千方,可见其基本功之扎实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领悟了前辈的艺术风格,加以继承发扬,最后自成一家。赵之谦见其作品惊叹地称他为丁(敬)黄(易)以后的第一人,说即使明朝文(彭)何(震)在世,也望尘莫及。由于他的印别有心意,不同西泠诸子,因此现代有人认为,如按风格来分,他的作品可以不必列入浙派,而可以称为当时开创的新流派。

印面赏析:

4每期作业

请将石上依下图样子,写上细线条的回文和朱文“印”字,然后按右图顺序刻出。

要求练刻5-10次,初步做到线条平直、粗细均匀,转折自然,不使线条断裂。

朱文刻法示意图:刀角放在细朱文线条的左侧边缘,依流水作业程序四次刻完,图中黑色表示刻刀刻去的部分。

朱文回文练习示意图:图中黑色表示刻刀刻去的部分,按流水作业程序分四次刻完。画印时以线条细、线条间距离紧密为最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