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4-13

581清雍正  斗彩灵芝花卉纹碗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直径14.5cm

斗彩以静动兼蓄、对比鲜明、素雅堂皇等艺术特点备受推崇,其中雍正斗彩又以其釉彩精妍绚丽、布局巧妙空灵独步有清一代,为成化斗彩旷世奇珍的续写。雍正斗彩御瓷独步有清一代为旷世之名品,不但彩料精研绚丽,更独得布局留空之妙,虽是常见的普通纹样,一经入饰,顿生疏朗清新之气,绝无堆砌纷繁之虞。

本器形周正,线条优美,胎质细腻,碗心绘双蝶舞于花丛中,外壁绘灵芝、仙草,寓意“灵仙祝寿”,色泽淡雅,层次清晰明丽,色彩富于变化,描绘细致,格调优雅。同样一例可参阅香港苏富比20031026日,编号9

参阅:香港苏富比,20031026日,编号5268

RMB 2,185,000

582清雍正  窑变釉铺首蒜头瓶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雍正年制”,高24.2cm

窑变釉为雍正时期创烧的仿宋代钧釉品种,《唐英瓷务年谱长编》中记载,唐英于雍正七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荛圃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方法”,成功烧制出这一品种,并多次奉命烧造,足见雍正帝对窑变釉的偏爱。

铺首是古建筑门上的衔环兽面,兽面的口中衔一环,称“铺首衔环”。它由青铜器肩部装饰的衔耳环兽首演化而来。汉代铺首表现虎、螭、龟、蛇面部形象,明、清铺首表现“椒图”兽面。椒图者,传说中龙的第九个儿子,性好闭口,所以人们就将它的头部形象放在门上。清雍正和乾隆御窑的仿古大器上饰铺首衔环,亦古风荡荡。

本品蒜头形瓶口,短颈,腹部两侧有铺首一对,器腹饱满,造型秀雅,圆润可爱。通体呈美丽的紫红色系,由瓶口处倾泻出乳白色如瀑布般的窑变秞水,流淌至两边铺兽处时,白色若影若现,露出浅咖啡色的铺兽,色泽变幻,绚丽夺目,釉色流淌,融熔自然,晶莹光润,美不胜收。足沿不施釉,底涂褐黄釉,雍正年制篆书款。

该器可谓雍正时期窑变釉的典型作品,在美丽的紫色,红色,蓝色和丰满的乳白色釉水互相交融,肆意地垂顺,流淌中勾勒出优雅圆润的器形,釉色水润淋漓,器形挺秀饱满,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皆体现出了雍正窑变釉的精髓,为窑变釉中之上品。

该品为欧洲私人收藏,购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保存完好,不见于任何公私藏品,极为稀有,或为传世孤品。

参阅:香港苏富比201147日,玫茵堂专场,编号36

RMB 4,968,000

583清乾隆  胭脂红地粉彩八宝纹香炉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高47cm

本品为佛前五供之首,胎体厚重坚致,造型端庄大方,直边平沿口,短束颈,球状腹,圜底,蹄形三足,肩置对称冲天大耳。器外胭脂红地描绘多层粉彩纹饰,口沿回纹,颈部缠枝莲纹,肩部如意云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上、下相错排列,纹样繁复,色彩绚烂,富丽堂皇;三鼎足饰缠枝莲纹;两耳中有长方形穿孔。本器分别用红、兰料绘三角纹和卷草纹,绘画精细,一丝不苟,布局繁缛而不失秩序,处处彰显乾隆彩瓷之华贵与堂皇。口沿外侧金彩边框内以矾红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篆法规整,结构严谨。

乾隆彩瓷以佚丽华贵而著称,尤以色地粉彩器为最,常见有胭脂红、松石绿、黄彩等。此粉彩炉是乾隆时期御窑仿古瓷之一,也是皇帝慕古风雅的体现。乾隆仿古以严谨著称,多是根据商周、唐宋器物造型制作,有些是直接仿自清宫旧藏的青铜礼器、宋代瓷器等,但却也较多地融入了乾隆时期习见或者乾隆皇帝本人喜好的诸多因素,如装饰题材、花纹内容多见吉祥图案,或者当时想象中的古代图案形象,有的二者兼施,传达了一种陌生化的新的装饰意匠,从而形成了新的时代风格。这件器物造型浑厚古朴,釉色独特,花纹繁缛绚丽,明确体现了乾隆时期仿古风气的典型特征。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242243

RMB 1,035,000

584清乾隆  釉里红三鱼纹碗 (一对)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直径8.6cm

乾隆一朝,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品种和乖巧的器型,为取悦乾隆皇帝而特制的玩赏佳品,而非实用器。

本碗通施白釉,白中闪青,外壁等距绘以铜红鳜鱼三条,寓意“富贵有余”。釉里红呈色鲜艳,在莹润的白釉映衬下,三鱼似在水中恣意潜游,别有一番情趣。据唐英在雍正十三年撰写的《陶成纪事碑》记载,雍正御窑品种有“一仿宣窑宝烧,有三鱼、三果、三芝、五蝠四种”,乾隆时期延续雍正御窑烧制品种。盈手可握,可爱至极。

参阅:《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元明清釉下彩》,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页450

《清瓷荟锦—香港艺术馆藏清代陶瓷》,香港市政局、香港艺术馆,1984年,页8081

《清瓷萃珍》,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图49

《徐氏艺术馆·陶瓷Ⅳ·清代》,徐氏艺术馆,1995年,图66

RMB 1,725,000

585清乾隆  松石绿地粉彩折枝花卉“福寿延绵”双龙耳瓶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高51.5cm

雍正在位年间,景泰蓝并不甚受重视,但至乾隆之时,弘历对铜胎掐丝珐琅器尤为钟爱,除大规模制作外,尝下命以瓷仿效,本品当属其中。当时也有以铜胎画珐琅仿掐丝珐琅之品,以描金细线代替曲卷铜丝。虽远早于十八世纪前,已有模仿不同材质之作,但乾隆年间,工艺精湛,仿学艺作近乎完美,时出几可乱真之品。画师在此瓶上以描金勾勒,妙仿景泰蓝上之鎏金铜丝,其流丽线条,与镂雕双龙耳对比鲜明,却又不失雅致大方,赏心悦目。

本品色彩搭配虽依铜胎珐琅器之调,但其色地上缀纹饰繁密,风格上更接近于传统洋彩瓷作。瓶近足处绘饰汹涌波涛,有别于一般习见之仰莲瓣纹,尤为特殊。近例可参见一蓝地粉彩云凤纹双象耳瓶,其形与此类同,且也饰海水,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粉彩.珐琅彩》,香港,1999年,图版134

本品瓶身两面皆以矾红彩绘五蝠,寓意吉祥,连同瓶颈双蝠,两侧龙耳下瑞蝠各三,共数十八,更添富贵之意。瑞蝠拱团寿,加上祥云卷延不绝,寄托福寿连绵之愿。

有一相近粉彩云蝠纹龙耳瓶,形较圆弧,近足处环饰莲瓣及如意纹,售于伦敦苏富比19911210日,编号318,可作参考。同类仿掐丝珐琅器,形状纹饰虽异,但也宜作比对,如清宫旧藏之三例,现仍存北京,出处同上,图版115118119,其中图版119也署以描金年款。

RMB 15,040,000

586清雍正  粉彩菊花折沿盘 (一对)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直径17.5cm

此对盘折沿,浅腹,圈足,器身绘菊花绽放盛开之姿,精妙巧致,工笔中见写意,菊花纹饰,色彩温润舒雅,釉面温润,施彩鲜明,纹饰绘工自然且富有古韵,器形庄重典雅,构图疏密有致,粉彩菊花花开艳丽,色彩斑斓,足以展现胤禛高洁清雅之品味、力臻完美的风格,不失为雍正官窑粉彩瓷中的精品。

初寒节气,当许多其他花卉已凋零,菊花却盛开绽放,因此被视为秋季的象征,为九月之花,其药性据说可延年益寿,此盘以菊为案,是以意喻长寿。

粉彩瓷出现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新品种,它以绚丽夺目的色彩、温文尔雅的韵味、卓尔不群的格调,融汇出迎合清代社会习俗的装饰效果。

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陶雅》中称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粉质感强,鲜嫩璀璨,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二十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讲究彩料的层次变化,画面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以传统题材为主,流行缠枝花卉纹、花鸟纹、人物纹、山水纹等图案,布局不满密,显得意境悠远。画面雅致宜人,而且谐音“蝠”(福)、“鹿”(禄)的图案亦多见,在花卉之间经常配以草虫等。装饰手法多样,流行“过枝”的画法,即盘、碗的图案从器身到器盖,或从器里到器外连续彩绘而成,常见有桃果、菊花、牡丹等过枝图案。

雍正粉彩瓷制作工艺成熟,风格典雅秀丽,备受人们推崇,历来是拍卖市场上的宠儿。此器为日本京都私人雅藏,搜集于三十年代以前,过往八十年间如苍海遗珠,未为世所知。

RMB 43,800,000

587清雍正  茄皮紫釉八瓣菱花式三足水仙盆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直径36.5cm

此水仙盆尺寸硕大,异于同侪,据录,相类大小之品,仅止数例。如一仿钧釉水仙盆,售于伦敦苏富比198867日,编号341。此类大号盆器,虽较一般常见者大约三分之一,但当施以此罕见之深紫釉料,亮泽耀目,散发雍正瓷特有的雅致端庄。器形相同之雍正水仙盆,虽有见仿宋窑诸色,但罩此亮丽深紫釉者甚罕,且其器足简约,有别于一般之如意形足。近似仿钧釉之作,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例,录于《清代单色釉瓷器》,台北,1981年,图版84,或参见现存北京之故宫旧藏例,见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单色釉》,

1999年,图版178。另有一盌,售于伦敦苏富比198867日,编号341,可资比对。

此水仙盆仿宋至明初钧窑之形,透露雍正帝之雅好博古。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十二美人图中,其中一屏绘仕女坐室中,窗台上置钧窑连托花盆,由此可知当时宫中对古瓷之珍,图屏曾展于《盛世华章》,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2005年,编号173

备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私人旧藏

HKD 1,480,000

588明洪武  青花缠枝菊纹执壶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无款,高32.5cm

此壶撇口,细长颈,斜肩,丰腹,下部饱满,圈足,一侧有长流,流与颈肩连以横片,另一侧有曲柄,连于颈腹之间。通体青花纹饰,口沿下饰回纹,再下为蕉叶纹、回纹、缠枝纹、灵芝纹各一周,腹部饰折枝菊纹和牡丹纹;近足处饰变形蕉叶纹,流及柄均绘缠枝花卉纹。壶有系,系面绘缠枝花纹。

此器是洪武青花瓷器中的佳作,造型优美,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细致。洪武二年(1369),设置御器厂于景德镇,体现由朝廷对瓷器的发配、款式、风格及质量的监管。本品既富元瓷的豪放有力,又具明初之规谨精美,刚中见柔。此器既不同于元青花,又不同于永、宣青花的独特发色,据说当时的洪武青花官窑器仍采用元代遗留的少量进口料,但以新釉料代替元代釉料,新釉料导致青花发色变暗,由此见证了元末明初瓷风的嬗变过渡。

青花执壶系由玉壶春瓶演变而来,玉壶春瓶也是盛酒器,它因“玉壶先春”的诗句而得名,器物为撇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宋代的定窑、汝窑、耀州窑、磁州窑等诸多名窑均有烧造,成为宋时瓷器中颇具时代特征的典型器。元代承袭宋代工艺继续烧造,明代玉壶春瓶口较侈,颈比宋瓶短,腹大足肥,且创烧了各种色釉、彩绘装饰的诸多品种。在玉壶春瓶基础上,增加柄和流,就制成了新的器型——执壶。它在艺术表现力及使用功能方面,都比玉壶春瓶更加完善。自古以来,酒就是人们喜庆活动、社交场合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唐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更有无数名篇佳句,借酒抒发远大志向、万丈豪情。执壶作为名贵酒具倍受人们喜爱,在它身上融入了中国数千年  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给古人以极高的精神享受,并由此展现了自身的艺术魅力。

备注:徐展堂收藏

香港苏富比1991430日,编号10;香港佳士得20031027日,编号627 ;香港佳士得20051128日,编号1408

RMB 18,040,000

589清雍正  斗彩缠枝花卉纹烛台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高15cm

该烛台盘口,直腹,圈足。此器腹呈圆柱形,上承敞口盘形,盘内中空为烛座,为插置蜡烛之用,下托高圆足。

官窑蜡烛台以粉彩、青花多见,斗彩品种已是少见,纹饰更是繁复,全器自上而下共分八层装饰纹样,分别为忍冬纹、缠枝莲纹、回纹、如意云纹、覆莲瓣纹等;而釉下彩除青花外还有釉里红,使得此器更加秀丽清逸,令人爱不释手。

备注:德国纳高2012102/3/5729号。 H 15 cm.

RMB 1,456,000

590清乾隆  洋彩御题诗玫瑰纹葫芦形壁瓶

鉴赏之三百二十五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一)

款识:乾隆御题诗文“玫瑰宜上美人钿,缠枝千结芳菲魂”,高18.3cm

此壁瓶为乾隆本朝官窑之作,器作扁平葫芦形,直口,器身两边有瓜棱从底延伸至颈﹑口处收作瓜蒂状。葫芦形器身上部题乾隆御制诗“玫瑰宜上美人钿,缠枝千结芳菲魂”;下部粉彩绘玫瑰花枝,枝上花开三朵,枝繁叶茂。器背平整并有挂钩槽。后配木座,保存良好。

壁瓶,明代宣德时出现,清代乾隆时较多。《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称为“轿瓶”﹑“挂瓶”﹑“瓷半圆瓶”,器型纹饰多样,常以御制诗句配合画面。乾隆皇帝喜欢壁瓶。据《清档》录载《奏折文稿》知:乾隆七年十一月,唐英奉旨烧成御题诗轿瓶十二件,造型多样;并拟来年春另酌款式再制几件。《清档》还记载:“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初三日,……传旨: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对玻璃镜东板墙上,着画各式瓷半圆瓶样十四件呈览,准时发往江西照样烧造送来。钦此。……于三十一年正月初八日……奉旨:准照样发往江西,将花纹釉水往细致里烧造,钦此。”“乾隆三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库掌四德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白纸样一张,上贴挂瓶纸样十四张,内六张有御题诗,旨将挂瓶画着色,花纹样呈览,准时交江西照样烧造。要紫檀木座。钦此。……于八月初十日库掌四德等将江西送到挂瓶十四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进讫。”

乾隆皇帝喜欢作诗。此瓶御题诗出自《题邹一桂百花卷》。邹一桂(1686年-1772年)是清雍乾时期著名宫廷画家,擅画花卉,于乾隆七年秋作《百花卷》进呈,乾隆帝甚喜,并于乾隆八年(1743年)正月御赐诗《题邹一桂百花卷》。乾隆帝视《百花卷》中的玫瑰尤其情动,御题“玫瑰宜上美人钿,缠枝千结芳菲魂。”大意是说:玫瑰花枝最适宜叉在美人发上为饰,玫瑰传情,情意缠绵,令人千丝万念心有千千结,满园春色,玫瑰为魁,玫瑰就是春之神!抒发了乾隆帝的美人情怀。

乾隆皇帝喜欢美人,而挚爱的最有感情的是其结发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他们在雍正五年(1727年)各自十五﹑六岁时结婚,恩爱相亲共22年。乾隆帝作“玫瑰”御题诗时他俩三十一﹑二岁。皇帝登基7年多,富察氏已尊为皇后。乾隆皇帝虽然有许多女人,但与富察氏感情最好,最为情投意合。历史多有记载:富察氏出身名门望族,美丽漂亮,知书达理,聪慧贤淑,孝顺勤俭。她贵为皇后,平素头上不戴金银珠宝,常以“通草绒花为饰”。乾隆帝一生曾多次御题诗由衷赞美富察氏姿容“窈窕”,风姿绰约。赞其“绝伦轶巾帼”。还有表现二人彼此相知亲密的情形:如“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一日不见如三月”、“深情赢得梦魂牵”等不一而足。

这件壁瓶还是霍宗杰旧藏,霍宗杰先生是海外著名实业家﹑文物收藏家﹑慈善家﹑香港道德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国北京大学名誉校董。他雅好文物,富于收藏。曾醉心明清官窑,爱其造型巧妙,色彩美轮美奂。闲时亦常与同好香港大收藏家徐展堂先生交流,分享收藏的乐趣。

备注:霍宗杰旧藏  德国纳高拍卖第SALE695 / LOT65号。

参阅:《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二·题邹一桂百花卷》

RMB 1,904,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