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他一生都未曾来过杭州,但孤山上这一泓泉水竟以他来命名?

 真友书屋 2019-04-14

在孤山南麓,西泠印社之西,俞楼之东,有一泓泉水,名叫“六一泉”。泉池约两平方米,上有半壁亭。在西湖众多的清泉中,是最富有人情味的。

六一泉是以欧阳修晚年的自号“六一居士”来命名的。其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期间,是为六一。”

欧阳修一生在很多地方做过官,但是却从未来到过杭州,那么,为什么在孤山会有以他的号命名的六一泉呢?

苏轼像

这就不得不提北宋文人苏轼和杭州僧人惠勤的友谊。说起来,欧阳修是这段友谊的中介人和见证者。熙宁四年(1071),苏轼来杭州任通判,赴任途中特意拜访了恩师欧阳修。欧阳修考虑到苏轼第一次来杭州,人生地疏,便介绍苏轼去找惠勤。其实在相识之前,苏轼就觉得惠勤是个很特别的僧人。因为欧阳修并不喜欢佛老之徒,但与惠勤交往的三十余年时间里,一直把他当作一位聪明而有学问的道友。苏轼到任的第三天,就特意来到孤山报恩院拜访惠勤,惠勤热情款待了他,两人同游西湖,结为诗友。

欧阳修像

时隔十五年,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官时,惠勤已经圆寂了。苏轼前去孤山访惠勤故居,见屋后依然流淌着甘甜的山泉,想忆当年两人常用这山泉煮茶品茗,而今已物是人非。苏轼又回想起当年惠勤夸赞欧阳修的话,便将这泉水取名为“六一泉”,并写下了六一泉铭并序。在泉铭中,苏轼高度赞扬了欧阳修的品格。

此后的数百年间,六一泉几经兴废,但苏轼和惠勤这份深厚的情谊却一直从北宋流传至今,还将潺潺地流向未来,它似乎向人们述说着在杭州的孤山,有这样一双知己,一段情谊,没有惊天动地,却能细水长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