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是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八匹绫罗绸缎那样美好珍贵,故名为“八段锦”。八段锦的好处在于,动作少,作用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所谓动则生阳,阳以化生,8个动作经常练习,能够疏通经络,消解化瘀,增力补钙,保津益气,减脂降压,畅通气血,疏筋柔体,强体增智,从上到下依次调理心肺、 脾胃、 肝胆、 肾和泌尿生殖系统等。 专家示范八段锦 一招一式学起来 今天我们再次奉上由我院针灸康复科三病区区长秦敏主任中医师亲身示范拍摄的“八段锦”教学视频,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养生八段锦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您可看视频直接学习 也可以看动图学习 要领:两臂手掌交叉,提至胸间,掌心上翻,徐徐上举,同时脚跟上提,挺胸吸气,然后两臂放下,至胸前时,掌心向外翻转向下,脚跟下落,臂肘放松,同时呼气。 作用:利于肺部的扩张,吸进更多的氧气,消除疲劳。 要领:左手向左平伸,同时右手向右侧猛拉,肘屈与肩平,眼看左手食指,同时扩胸吸气,模仿拉弓射箭姿势,左右相同。 作用: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强血液循环,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要领:右手翻掌上举,五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开展,头向后仰,眼看右指尖,同时吸气,复原时呼气,左右相同。 作用: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要领:双臂后伸于臀部,手掌向后,躯干不动,头慢慢向左旋转,眼向左后方看,同时深吸气稍等片刻,头旋转复位,眼平视前方,并呼气。左右相同。 作用:增强眼肌、消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活跃头部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改善高血压。 要领:上体及头向前俯深屈,随即在左前方尽量作弧形环转,头尽量向左后旋转,同时臀部则相应右摆。复原成预备姿势,左右相同。 作用:发汗去热,除去心火、消除紧张。 要领:两臂打开,背于腰间,上体背伸,头向后仰,上体向前尽量弯曲,两膝保持正直,同时两臂下垂,两指尖尽量向下,头略抬高。 作用:保护肾脏、增强全身机能、充足元气。 ▲出拳后的细节动作 要领:右拳向前猛冲击,拳与肩平,拳心向下,两眼睁大,向前虎视,收拳。左右相同。 作用:练内气、加强气血的运行。 要领:脚跟尽量上提,头向上顶,同时吸气,脚跟放下着地且有弹跳感,同时呼气。 作用:使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 ![]() ![]() 主任中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羊城好医生 秦敏,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三病区区长。广州市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师承广东省名中医张家维教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广东省名中医卢桂梅教授;广州市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针灸(特色飞针疗法)》”传承人,广州市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8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科、针灸康复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30 年,传承并发展广州市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针灸(特色飞针疗法)》,独创岭南“秦氏飞针术”包含(秦氏头皮针、秦氏腹针、秦氏太阳夹督针三大系列),擅长中药及针灸结合治疗脑病、小儿脑瘫、顽固性失眠等各种奇难杂症,并精通养生养生八段锦、吴式太极拳,在传统中医养生保健、亚健康疾病预防等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及方法。 秦敏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并长期受邀在省市电台、电视台《名医热线》、《名医面对面》等专栏节目的做特约专家。 曾获 1998 年“广州市十大青年岗位能手”;独创“鼻吸药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获 1999 年度“广州青年小五发明科技创新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出版专著《针灸整体论初探》。 作为中医药文化推广者,由卫生部及文化部公派至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推广中医药文化,多次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香港、澳门进行针灸国际交流。是我院中医适应技术培训专家,曾在省内外上海、宁夏、龙门等数十家基层医院进行“岭南针灸——特色飞针”及“秦氏针灸整体疗法”的技术推广工作。 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周三全天 地点: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恒福路总院门诊四楼针灸康复科门诊 视频拍摄制作: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
|
来自: 昵称62628097 > 《八段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