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00年的白瓷演变史

 liweiwb 2019-04-14

如果把这些白瓷统统摆在你的面前,不给出任何提示,你能够凭借造型、胎釉特征判断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吗?

看上去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根本毫无头绪啊!

白瓷的发展史贯穿高古与明清,从古代延续至当代,这其中经历的变化,可以想见。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下,应该用什么方法快速了解白瓷的历史,并且找到欣赏它们的要诀呢?

大肉庄决定另辟蹊径,举办一次与众不同的白瓷展览,这次我们以两只相差近1500岁的白瓷杯为主线,首尾相接,串联起一条相对完整的白瓷发展脉络。一件是在时间上离我们最遥远白瓷,另一件是我们今天生活中触手可及白瓷,从最早的权贵专属到今天的日用之器,巨大的反差是如何形成的?古代白瓷与当代白瓷有何不同?历史中那些有名的白瓷种类,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本月大家可以带着这些疑问,来大肉庄观展以及上手实物,更加直观、细致的去感受历史上不同种类的白瓷之间的差异,并了解古今白瓷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部分展品抢先看

隋: 白瓷从“0”到“1”的重要转折时期。此时的白瓷数量稀少,属于尖端的科技产品,它极大提高了当时贵族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了人们对于纯净剔透的器皿的终极憧憬。

代表器物:隋/白釉杯

特点:隋白多无装饰,造型与釉面开片极美。线条优美极简、釉质通透,偶尔闪青。

唐-宋:白瓷的高速发展期。由于前朝对技术的攻克,在此基础上,白瓷能够得以继续发展、普及,并成为陶瓷审美中的主流品种。白瓷上的装饰也是这个阶段逐渐丰富起来的。

代表器物:唐代/邢窑白釉”盈字款“玉璧底碗

特点:邢窑是唐代白釉的代表。陆羽喻其釉色类银似雪,其实邢窑白釉并不似金银夺目,反而有温润之感。”盈字款“底足,可一窥当时顶级白瓷的气息与风貌。

代表器物:五代/定窑白釉唇口碗

特点:造型延续唐风,釉质润白,细看胎质可与邢窑进行区分。

代表器物:五代/定窑白釉菱口盘

特点:这种器型代表了白瓷对于其他材质(金银器)的模仿。同时也代表着瓷土原料和烧制技术的提升。

代表器物:五代/宣州窑白釉花口盘

特点:宣州窑的白瓷常常与邢、定弄混,他与邢窑定窑的差异在哪里呢?目前学术界也尚无定论,大家可以来感受一下。

代表器物:北宋/定窑白釉花口洗

特点:定窑的白釉中常常泛着一点牙黄。擅长流畅的刻花与细致的印花装饰,做素雅的器皿也非常厉害,轻薄且精致。

明清:白瓷的全盛期。元代以降,白瓷不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种类,更成为各类彩瓷诞生的重要基础及条件。

代表器物:明洪武/甜白釉盘

特点:清代的《景德镇陶录》中记载:“古作甜白,殆甜净之意。”甜白之器,甜而不腻。在质感上承接元时代卵白釉遗韵,乳浊感明显,制作精良,线条考究。

代表器物:明晚期/白釉碗

特点:这件器物与明早期甜白最大的差异在于器型和修足,釉质与甜白非常接近,值得细细揣摩。

代表器物:清康熙/花押款白釉碗

特点:这件器物非常能代表典型的康熙瓷器釉面,人们称之为”紧皮亮釉“,言下之意釉质坚硬、光亮;仔细看白釉中泛青,与同时期青花器皿质感无异。圈足底部装饰花押款,有趣而不落俗套。

代表器物:清乾隆/暗刻花纹白釉大盘

特点:白釉微泛青,以暗刻装饰。暗刻是明清白瓷中采用的低调的装饰方法,似高古瓷中的针刻,这种方式显得器型较大的器皿既不单调、也不花哨。

代表器物:清乾隆/脱胎白瓷碗

特点:制瓷技术的巅峰,技术流乾隆帝甚至不逊色于当代。如纸一般薄,只能拿在手里才能感受,白度已经与我们今天的白瓷几乎无差异了。

当代:工业革命之后,制瓷的工具与方式被完全颠覆,陶瓷的生产得以用最少的人力成本达到最大程度的规模化量产,成本迅速降低,这个时候思考的问题走向了如何通过对器皿的设计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或者使生活更便捷的层面中去了。

代表器物:MUJI白瓷杯

特点:无印良品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设计类品牌。它推崇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类白瓷器物并非当代的艺术品,但能代表许多人在当下的生活中对于器皿的选择。器物本身不带任何品牌标签与符号化的装饰,但又具有工业革命后的商品特征。与古代陶瓷形成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有趣之处。

本次展览时间: 4.10日-4.3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