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10月01日今晚报数字报盐业银行曾存海源阁藏书

 我执斋 2019-04-14
张绍祖
慎始基斋(卢弼) 韩祝龄篆刻
  海源阁是清代进士杨以增藏书楼名,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位于山东聊城杨氏宅院内。海源阁为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主人杨以增酷爱藏书,集得宋元明清旧籍3200多种、20万余卷,珍本主要得之于黄丕烈等藏书家,很多是孤本秘籍。

  民国初年,袁世凯长子袁克定欲将海源阁藏书攫为己有。1927年夏,海源阁第四世主人杨承训怕遭不测,遂将宋本藏书26种捆至天津出售。1928年春,北伐军马鸿逵部进驻聊城,海源阁藏书略受损失。是年冬,杨承训又冒雪将宋、元、明、清刻本92种,分装十余大箱运至津门,均有杨氏藏印。其中有宋刻本《毛诗》三卷、元刻本《韩鲁齐三家诗考》六卷、明版《东维子文集》31卷、清版《唐诗鼓吹》十卷等。

  此后聊城屡遭兵燹之厄。1929年7月土匪王金发,1930年春冀匪王冠军,两次洗劫海源阁,以王冠军攫书最丰。王冠军素知杨氏藏书多善本,价值连城,故由天津请来一位内行书商,尽拣明善本一大批,运往其家乡保定收藏。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久王染病身故,其夫人将书陆续在当地散售,北京文奎堂得书最多,藻玉堂王子霖亦得多种。

  1931年,“杨氏后裔,以旅居耗产,亦出所藏,以求善价”。经藻玉堂王子霖介绍,最后这批书以八万元售归潘复、张廷谔、常朗斋、王绍贤等人,事后书被保存在天津盐业银行。潘复等人由此组织了“存海学社”。王氏在这次交易中,暗将其购自保定之明版苏老泉《嘉祐集》与这批宋版《陶诗》作了抽换。王氏将《陶诗》以3500元售周叔弢。1952年弢翁将此书与其他善本捐献给北京图书馆。

  1931年4月傅增湘得知海源阁藏书保存在盐业银行,便找到总经理吴鼎昌,获准到天津看这批书。4月30日自早至晚,傅在盐业银行看了一天。他认为,“虽是残佚之余,但这数千卷书,实四部之菁英,旷世之鸿室”,并撰写《海源阁藏书纪略》,记录了天津访书之事。

  1944年“存海学社”又加入新股东,故改组为“存海学社新记”。1946年,“存海学社新记”将书全部售给北平图书馆。1946年6月的《图书季刊》,刊有《本馆收购海源阁遗书始末记》,内有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手谕,其中写道:“海源阁藏书可作国币一千五百万元,由北平图书馆收买,以存古籍。其原购存该批书籍士绅热心可嘉,应于北平图书馆内,另辟‘存海学社’,以资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