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分型及临床意义

 休斯敦馆 2019-04-14

作者:林佳1,2,蒋琪1,石玉华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001004,

2018YFC1002362);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ts201712103)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山东省生殖健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01;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通讯作者:石玉华,电子信箱:shiyuhua2003@126.com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高度异质,不同的PCOS患者其诊断分型在内分泌、代谢和助孕结局等方面存在差异。关注不同分型对于PCOS患者的治疗和长期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  不同标准下的PCOS诊断分型


目前国内外对PCOS的诊断有着不同的标准,各种诊断分型均是基于PCOS的以下临床特点:(1)稀发排卵/无排卵(OA)。(2)高雄激素(HA)的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3)卵巢多囊改变(PCO)。(4)排除其他引起雄激素增高的已知疾病。对前3种临床特征进行排列组合,可以分为A型:OA+HA+PCO;B型:OA+HA;C型:HA+PCO;D型:OA+PCO。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NIH标准最为严格,包含高雄激素和无排卵的2种亚型:即A型和B型,合称为经典型;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及胚胎学会/美国生殖医学会(ESHRE/ASRM)共同提出的鹿特丹标准,拓展了疾病范畴,包括了A、B、C(排卵型)和D型(非高雄型)。2006年美国雄激素学会(AES)提出的AES标准强调了高雄激素作为必要条件,而OA和PCO只需满足其一即可,该分型包括A、B、C型。2011年中国的标准针对亚洲人的代谢特点,以月经异常为必须条件,把OA作为诊断必要条件,分型包括了A、B和D型。不同诊断标准下的PCOS分型见表1。

PCOS临床表现多样,不同种族和地区人群存在差异,因此各亚型发生率也不同。欧美人群多以A型最常见,部分报道可高达71%,其次是C或D 型,B型的比例一般最低。与欧美报道的数据相比,中国PCOS患者月经异常的发生率偏高,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研究显示,在中国D型PCOS的发病具有广泛性,发生率可高达66.6%,其次是A型,再次是C型,最低是B型。但也有流行病学研究认为,PCOS分型A、B、C、D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9%、19%、37%、15%。考虑到患者的预后和长期管理,中国PCOS标准更侧重于患者的代谢情况,在诊断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临床分型,即:(1)有无肥胖及中心性肥胖。(2)有无糖耐量受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3)有无高雄激素,即是否属于经典型。

不同分型PCOS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以及远期代谢并发症的风险有所不同。因此,探讨各类型的生化指标、代谢情况等,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特点。

2 不同PCOS诊断分型的临床和代谢特点


在月经不规律的表型中,A、B型中月经紊乱现象较D型严重。在有PCO的表型中,A、C型的窦卵泡数(AFC)和抗苗勒管激素(AMH)高于D型,而因B型无PCO表现,其卵巢大小和卵泡数在4种分型中最低,同时AMH也最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人群。在有高雄激素临床表现的表型中,多毛评分在A型中最高;痤疮在C型中最少,甚至少于无高雄激素临床表现的D型。4种分型的PCOS患者其生化特点A和B型较为相似,但A型雄激素水平比B型更高,D型最温和,C型介于A和D型之间。Welt等研究发现,经典型(A、B型)、C型、D型的PCOS患者中血清总睾酮和游离睾酮依次递减,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则依次递增,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DHEAS)、17-羟孕酮在高雄组(经典型和C型)更高。而LH水平和LH/FSH比值在A、B型中最高,C型中最低。

PCOS患者约50%~70%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MS的发生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A、B型的BMI及腰臀比高于C、D型,而BMI>25的比例各分型间无明显差异。另有研究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各分型之间及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差别。黑棘皮症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其发生率在A、B型中最高,D型次之,C型最低。

A和B型的血糖、血脂代谢情况也相似,尽管空腹血糖在各分型中无明显差异,但胰岛素水平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A、B型中最高,C型次之,D型最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在A和B型中最高,其次是C型。

胰岛素抵抗与雄激素、BMI等因素相关。大量研究表明,经典型PCOS(A、B型)代谢疾病的风险要高于非经典型(C、D型),这可能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高胰岛素水平可促进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LH增加,LH又作用于卵泡膜细胞,促进雄激素合成,同时高胰岛素会抑制肝脏合成SHBG,导致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升高,进而使多卵泡发育和闭锁。反之,升高的雄激素抑制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加重PCOS病情发展。因此,不难理解在A、B型中高雄激素表现和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更高的原因。

而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更严重,MS的发生率升高,其机制为:肥胖的PCOS患者体内的低FSH不能充分将雄激素芳香化为雌激素,而卵泡局部的雄激素水平过高,导致卵泡发育和成熟发生障碍,加剧了小卵泡堆积。研究发现,在A型和B型PCOS中,无论是正常体重还是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其胰岛素抵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而在D型中,只有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其胰岛素抵抗高于正常对照,C型的胰岛素抵抗与对照无差别。正常体重人群中,A、B型发生胰岛素抵抗比D型更多,而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A型的胰岛素抵抗更多,C型最少。

MS在A、B、C、D各分型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8.5%、25.5%、8.3%、7.2%;另一研究也有同样的结果,即A、B型最高,其次是C型,D型最低。D型因为没有雄激素过多的表现,因此糖耐量异常的风险低,代谢异常发生率低。C型发生代谢失调和风险相对A和B型要低,但高于D型。

综上,同时具有稀发排卵/无排卵+高雄激素两项表现的经典型PCOS患者,LH升高、高雄激素临床和生化表现、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最为显著,认为此型患者病情最为严重,而具有高雄激素+PCO的排卵型PCOS患者内分泌和代谢异常次之,稀发排卵/无排卵+PCO表型的非高雄型PCOS患者病情最轻,甚至有些研究中,非高雄型PCOS的BMI、HOMA-IR、脂代谢水平等指标与正常女性相比差别不大。

3 PCOS诊断分型的临床意义


3.1    指导生活方式调整    A、B型作为经典型PCOS,相对D型和正常人群,其肥胖、胰岛素抵抗及MS风险增加。肥胖的PCOS患者M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因此要重视体重管理。各类型PCOS并非完全固定不变,体重变化可显著改变PCOS表型。智利的一项研究对88例PCOS患者进行了5年以上的随访,随访期间,体重减轻与更好表型的变化相关,甚至27%的患者PCOS病情正常化。PCOS患者通过减重方式可改善内分泌及代谢状况。对于超重或肥胖的PCOS不孕患者而言,孕前应进行健康评估,并做分型诊断,关注PCOS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助孕治疗结局。

3.2    预测卵巢反应及助孕治疗结局    不同类型PCOS行促排卵(COH)时的卵巢反应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不同。促排卵过程中,A型 PCOS患者需要的促排卵刺激天数更长,E2水平更高,且扳机日的直径8~12mm卵泡数更多、冻胚数更多。类似的研究比较了A、C、D型3种分型长方案治疗的结局,A型促性腺激素(Gn)用药时间延长,总量增大,而获卵率降低,并且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和单个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在各分型中最低;C型则表现为相对的卵巢高反应,Gn用药天数较少,但卵泡数和获卵增多,中重度OHSS增多;D型的卵巢反应介于A、C型之间,但早期胚胎丢失和自然流产率最低。

De Vos等的最新研究同样排除了非PCO表型的影响,只比较了A、C、D 3种类型PCOS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时的累积活产率,通过多因素分析提示,PCOS类型是预测累积活产率的独立因素,D型的活产率和累积妊娠率比A和C型更高。

无论是在长方案还是拮抗剂方案的IVF治疗中,非高雄型(D型)PCOS的临床妊娠率最高,而高雄型PCOS(A、B、C型)流产率增加,活产率下降。推测可能与体内过多的雄激素影响胚胎继续发育潜能有关。      

IVF治疗时应注意识别不同亚型的PCOS患者,助孕前进行预处理,助孕过程中合理调整用药,使促排卵方案个体化。

3.3    加强孕期随访    PCOS妇女妊娠期间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相关的母体并发症风险增加,早产和小于胎龄儿风险也增加,而在高雄型PCOS患者中妊娠相关风险更为突出。国内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后续队列研究在对PCOS产科结局的随访中观察到,高雄型PCOS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风险以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小于和大于胎龄儿的比例与非高雄型PCOS患者均无显著差异,但高雄型PCOS患者在获得单胎妊娠时,发生早产的风险显著高于非高雄型PCOS。另一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表型PCOS对早期滋养细胞侵袭和胎盘的影响,发现A、B型和C、D型之间存在差异,无论是肉眼还是微观胎盘病变的发生率,均显示在A、B型中增高。因此,在PCOS妊娠患者的随访中,要更加关注经典型PCOS患者的孕期并发症。

3.4    重视远期管理    对不同分型PCOS患者随访10年,发现患者雄激素明显减少,随访15年后,患者腰围明显增加,随访20年后,A、C、D型患者的卵巢体积减小。对PCOS女性随访20年后,雄激素和卵巢体积减小,排卵周期增多,症状变轻,经典型PCOS(尤其是A型)比例下降,部分患者不再被诊断患有PCOS。然而,血清LH、LH/FSH、空腹胰岛素和和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查指数均未发生变化,随着患者腰围增加,其代谢异常持续加重。PCOS作为一种终身的慢性疾病,代谢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远期管理的重点是针对其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