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纳粹背后的人们

 思明居士 2019-04-14

德国在当今世界上以精准的德国的工艺而著称,单单就汽车领域,德系汽车,大众、宝马、奔驰、奥迪、还有保时捷等,德系汽车亦或是其他的的工艺产品都以高质量而著称。在历史上德国文化、思想和艺术大师不胜枚举马丁·路德、莱布尼茨、沃尔弗、康德、尼采、歌德、费希特、黑格尔、贝多芬、叔本华、海涅、施蒂纳、魏特林、马克思、恩格斯,但是就这样一个以严谨和认真而著称的国家,这样的一个文化圣地却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国,当纳粹的屠刀举起时,那些勤劳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又为什么选择了追随?

《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纳粹背后的人们

现代德国地图

今天为大家推荐理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的《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今属波兰),1948年去世。德裔犹太人,以撰写通俗传记而享有国际声誉。所写传记强调人物个性,被称为“新传记派”,是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

《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纳粹背后的人们

埃米尔·路德维希

本书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德国人复杂的性格特点,并且深入的挖掘了的德国军国主义,或叫做普鲁士军国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普鲁士依靠着强大的军队取得七年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的胜利,战胜了俄罗斯、奥地利和法兰西这三个欧陆强权,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的国家拥有一支军队。而普鲁士他们的军队拥有着一个国家”,但是这样的风气在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地区后(不包含奥地利帝国),也影响着所有德国人,服从、纪律、以及铁血开始刻在了每个德国人的身上,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面对凡尔赛条约的苛刻赔款、面对法国的步步紧逼、面对魏玛共和国的软弱无能,当有人将这一切摆上前台时,他成为了德意志的希望,也成了整个世界的梦魇。

《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纳粹背后的人们

德意志演变史

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音乐总是唤起我心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渴望,一是战争,另一则是田园般的宁静。”这句话正是德意志民族灵魂的写照——浪漫与残暴并存。

而作者一个德裔犹太人,经历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的兴起与毁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社会内部的矛盾与挣扎,讲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选择,是一个了解德国人的佳作,同时请注意的是,本书描述的德国主要为普鲁士人,而且是70年前的德国人,不能和现在的德国人划上等号。

《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纳粹背后的人们

《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