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就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也是身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北方的主食主要是小麦制品,南方地区一般主要主食是大米,加工方式常见的就是蒸,煮,焖,煎,烙,炸,最常吃的主食就是馒头 ,包子,面条,焖米饭,还有煎饼烙饼,和很有回忆的炸油条。
个人觉得,做面包其实就是一个锻炼耐心的一个事情,从开始的揉面,中间的排气,整形,最后的造型,尤其是手工揉面的话,更能感受到,面团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经过双手的揉搓,看到最后的圆润饱满的面团,会有些成就感。
长大以后就再也没有吃到过那种越嚼越香的面包了,有人说那是因为好吃的多了,吃腻了,自从自己开始做面包了以后,那种越嚼越香的面包又出现了。从那以后,我家的早点都是自己做的。
用到的材料
做法步骤1,先做中种部分,温水中加入3克酵母融化,水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室温调节 ,一般水温在28-30度之间最好。融化的酵母水,倒入面粉里搅成絮状 ,再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盖上盖子,发酵到2倍大,我这里的室温低一些,需要用的蒸锅发酵,很方便的。 2,面团快发酵好的时候,再准备主面团,水中放酵母搅匀备用,这个水可以用等量蛋液代替。盆里放入面粉,奶粉,糖,盐,拌匀,倒入融化好的酵母水,用硅胶铲拌成团备用。 3,中种面团发酵好了,注意不要发酵过度,那样容易有酸味,也会影响第二次发酵的效果,基础发酵对面包的影响很大,像是对面包的保鲜期、口感、柔软度和形状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基础醒发的理想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75%。 4,中种面团放到面板上,放上拌匀的主面团,揉匀。揉2,3分钟,基本就揉匀了。 5,揉匀后,放入室温软化的黄油,黄油切小块,这样揉面的时候,很容易就揉进面里了。刚开始加人黄油后,面团是这种散开的状态,揉几分钟后黄油就和面团融合了。 6,然后就像洗衣服一样搓揉,也可以这样摔打面团,隔几分钟检查一下面团的状态,一般15分钟左右,面团的延展性就很好了,这个时候就是出膜了。 7,中种法有一点水合的效果,其实就是给面粉足够的时间,这样面粉吸水更均匀,面团变得更柔软,延展性也会变好,操作更方便,手工更容易揉出膜来,吃起来口感也很软。 ![]() 8,揉好的面团均匀的分成三等份,滚圆,盖上保鲜膜松弛10分钟。取出,轻轻拍打,排气。擀成椭圆形,卷起来,面团粘的话,可以少撒一些手粉,防粘。 ![]() 9,三个都操作好,再进行第二次操作,擀开,撒一些馅料,我用的黑芝麻花生馅,就是熟的黑芝麻、花生加糖打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馅料,尾部压薄,卷起来。 ![]() 10,放入模具,盖子留一点缝隙。开始二次发酵,用蒸锅发酵可以控制温度,还是很方便的。锅中放水加热到40度左右,让蒸锅内的温度在35-38度之间最好,模具最好放蒸锅中层,避免底部温度太高,发酵不均匀,放蒸锅,模具盖子不要全打开,湿气太大也会影响涨发。 ![]() 11,发酵到7分满的时候,烤箱上下火170度预热。等发酵到8、9分 满的时候,烤箱也预热好了。放入烤箱烤35分钟左右,等表面上色后盖锡纸,这样可以避免面包顶部烤过火。 ![]() 12,烤好的面包马上到在凉网上,刚烤好的面包表面有点硬,这是正常的,在热的时候装入保鲜袋密封保存,这样室温放2-3天都是软的,吃起来可香了。 ![]() 13,这个是面包是把主面团液体换成了等量的蛋液,涨发的稍微高一些,烤箱上下火温度是180度,烘烤时间也是35分钟,颜色比较好看,口感更好一些,给大家参 考一下。 ![]() 最后,给大家看看之前做的面包,放了2天,柔软度还可以。在做的时候,老是因为有事情耽误,我就忘了注意时间,发酵的过了一些,但口感味道没问题。 下面是吐司的小贴士:1,我这次用的面粉蛋白质含量是12克,20%,也可以很好的揉出膜,大家也可以用专用面包粉做。 2,手揉面的话,用中种法,面团的延展性,就是出膜状态,能更好的揉出来,比较省事。但是需要注意时间,时间过了,容易发酵过度,大家要留意。 3,中种法和汤种法,个人感觉比较起来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但是每个人感觉不一样,大家可以试试,然后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就可以了。 4,做面包比起做馒头,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有明确的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只要做到这些,基本就没问题。但我们一般情况下,不会把面包做成一日三餐的全部主食,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不符合,所以很多人会忽略发酵温度,发酵湿度,时间,都是习惯了大概的把握,觉得差不多就好了。 5,做面包只需要注意细节,发酵时间,湿度,排气,温度,要根据面团状态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就没问题了。
|
|
来自: 春天书屋 > 《吐司-法棍-金砖-大列巴-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