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贩卖河豚被罚百万?到底能不能愉快地吃河豚?

 阿牛哥8mi3kbb7 2019-04-15

河豚味道鲜美

与鲥鱼、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

清明前后正是食用河鲀鱼的最佳季节

近日

沪一小贩销售河豚被罚123万 

近3000公斤活鱼没收

这是为毛?

原来

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

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

因此根据相关法律及农业部的规定

禁止经营河豚活鱼以及未经加工的河豚整鱼

严禁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从事河豚加工活动

那么

我们到底能不能愉快地吃河豚?

想要吃河豚,先来了解一下河豚毒素的来源。

首先,河豚不像毒蛇,自身不会产生毒素,野生河豚的毒素是从它的食物链中获得的。

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如放线菌、弧菌、假单胞菌中含有毒素,海底的一些滤食性贝类喜欢摄食这些细菌,而河豚又喜欢摄入这些带毒贝类。

毒素通过食物链转移、储存到河豚体内。

其次,河豚体内存在一种能产生河豚毒素的共生细菌,产毒菌分泌的毒素被肠壁吸收后,积聚在卵巢、肝脏、精巢、肠、皮、肌肉等部位。

养殖环境不同,河豚体内的毒素也有差异。

河豚人工养殖有淡水和海水两种环境。

在淡水环境中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养殖的河豚,国内外研究的结论都是无毒的。

在海水环境中,同样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养殖的河豚,却有两种不同的试验结果,因此,食用海水养殖的河豚仍有中毒的风险。

为了安全起见,应选择食用拥有合法加工资质的单位加工的河豚。我国沿海常见的河豚鱼有40余种,有条件放开的是已经完全成熟的、经过20余年经验积累的两个品种,即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

同时,监管措施极为严厉,对养殖基地,屠宰加工厂都有明确要求。

进行河豚经营都需具备严格条件,就连河豚鱼相关信息的登记人员都必须持许可证上岗,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而任何未经许可的河豚品种和野生河豚鱼制品依旧在禁止范围内。

销售河豚的餐饮单位,不止要具有合格的营业执照、许可证、关键岗位操作人员证,同时还要将相关信息录入追溯系统明厨亮灶也是必须的,要通过摄像头将场景展示给消费者看。此外,还要参加食品安全责任险,商业保险。

提醒

如果在市场看到有鲜活河豚销售,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切不可因满足口腹之欲而误食有毒的河豚。而作为经营者,销售活体河豚,面临的将是巨额的行政处罚。

(其实“河鲀”是更避免混淆的写法,因为“河豚”也可以指另一种哺乳动物,但为阅读之便,我们还是姑且写作“河豚”。)

微信:shac021

微博:上海三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