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子(理工科妈妈) 理工生给人的印象就是修个电器、造个机器的人,基本都是糙老爷们儿加直男,为数不多的女生个个也都是汉子,他们说话从来不用修饰语,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形容词。 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女子,必然拥有一身本领,电脑坏了、电话不通、插座短路、打印机罢工,甚至热水壶不烧水的时候,办公室的迷弟迷妹们统统都会来找我。这是作为理工科女汉子的自豪,但是女汉子们就没有一颗温柔的心吗?每当过年过节,看见别人发自内心的祝福,我们也试着啪啪打字,结果怎么说都不对味儿,最后删得只剩“过节好”;出去度假,看见别人充满诗意的情感表述,我们内心也跳跃不已,但最后只憋出“这里真美”。 为什么会这样? 回忆小时候,4岁就能拆装收音机的我,简直就是理工科的天降之才。哈,因此父母不用思考,一到高中毫不犹豫地给我选了理科,“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为深信自己是个理工料,小时候看书少到可怜,除了语文必读必考从不看其他“闲书”!但是上了高中以后才发现,怎么学校的前几名都是文理兼修呀?时不时拿出《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的他们不但数理化杠杠好,语文成绩更是超出我们这些普通渣渣十万八千里! 直到工作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当时读“闲书”的用处,写报告、作总结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写得没有做的好;侃大山、聊天地总觉得自己插不上嘴……这时候才知道那些所谓的“闲书”有多重要,那些“闲书” 是打开眼界的门 是表达内心的笔 是欣赏美好的眼 “闲书”哪里好? 闲书哪里好? 因为产生了这种想法,又因为工作环境的影响,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作为理工女,开始注重儿童的阅读。当听到很多家长说,因为上了小学写作业加上课外班,孩子时间少之又少,根本没时间读“闲书”的时候,内心觉得可惜。其实家长大可不必报那些超期学习的课外班,拿出这些时间,让孩子尽量通过阅读来完成知识积累。因为 阅读 阅读可以让一个孩子体会到善良、友情、快乐;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阅读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 阅读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 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阅读可以促进孩子的交往…… 阅读不能让孩子短时间内成绩得到提升,但是阅读的好处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体现。比如理解和思维能力可能会在孩子学习数学的时候得以发挥;想象力可能会在孩子绘画的时候体现出来,等等。 是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拿来读? 当然不是!!! 作为一名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好孩子读书的习惯和调性! 选书要:一看出品方,二看作者,三看内容,四看颜值,缺一不可。 1.出品方代表的往往就是一本书的品质,出品方是指出版社或者图书公司,出品方会严格把控图书品相,品相不但涉及书的内容、设计还有印装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这是选书的开始,起点对了才能选出好书。 2.作者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好坏,一个好的作者不会让一本自己不满意的书面世!而图书的作者如果得过标志性奖项的话,必然会给这本书加分。 3.内容当然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必须由父母把关,这里强调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内容可以是故事、诗歌、科普、数学、历史、地理等等,家里的书种类越多越好。父母要把关就要先了解内容,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内容,这一点和父母的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父母自己还是要多读书多学习。等孩子稍微大一些以后,读书习惯和调性已经形成,这个时候无论是小说也好漫画也罢,孩子自己选的书就由他去阅读吧。 4.说到颜值就不得不提审美。我们希望孩子可以通过读书来提高对文字的审美能力,也同时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因此,为什么要选一本颜值高的书,也就不必多说,多欣赏美的东西才能学会欣赏万物。 颜值与内涵并重的“闲书”就在这儿 《十月少年文学》 出品方:北京出版集团,有60多年出版历史的大型出版集团,为杂志品质保驾护航。 主编:曹文轩,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国际安徒生奖相当于儿童文学中的“诺贝尔奖”),其多部儿童文学作品被译介到英、法、日、美、德等国。 其他编委个个都是当下儿童文学界的实力担当:童诗巨擘金波、知名儿童诗人樊发稼、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资深文学评论家王泉根、束沛德。 在这样的主编阵容下,内容想不好都难! 作者:均为国内一线作家。全年12期读下来,孩子不仅可以读到由曹文轩、黄蓓佳、葛翠琳、叶广芩、王宜振、沈石溪、管家琪、董宏猷、彭学军、殷建灵等重量级文学作家创作的精华作品,还可以读到诸多新锐儿童文学作家的时鲜散文、幻想童话、美诗。 如2018年第1期,《浓墨重彩》栏目刊登的就是曹文轩的中篇《萤王》 爷爷八岁那年,一只淡绿色豆娘,将他迷惑了。 它先是落在菜园的篱笆上,一动也不动,只是当有轻风吹来时,才微微颤动翅膀。那翅膀是透明的,上面有网状的花纹,薄薄的,有玉一般的光泽。翅膀颤动时,本来安静地照射在翅膀上的阳光,仿佛抖动着、跳跃着。这样的亮光反射到空中,篱笆的上方,便一闪一闪地亮。 爷爷先是看到空中水波似的亮光,然后看到了鬼精灵般的豆娘。 他猫着腰,轻轻地走向豆娘…… 从开篇就有极强的画面感,像一帧帧的水墨画。语言唯美诗意,故事又很挠人心。“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读者,但却是需要引导的。”引导孩子读这样的好作品,才是真正的文学熏陶和培育。 而文学评论家的对选登作品的评论更是不容错过的亮点,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作者,更能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就拿对彭学军《少年的窑》这篇评论来说—— 小说通过描写金毛对制瓷工艺从排斥到热爱,展现了少年们的精神成长。 如果在考场上,孩子要答“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主旨”这样的问题,看过这篇文学评论,即使不能照搬原文作答,凭借印象也能轻易写出准确的答案—— “每个人都在现实世界中不断求索和经历挫折,就如同瓷器的半成品在经历窑火的淬炼。没有人能够不经历风雨就变得强大而成熟。 这些淬炼帮助人们建构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瓷窑”——我们的精神世界。 而后我们可以在这座“窑”里烧制出一件件作品——那些生命中或闪光或暗淡的岁月,那些或精彩或平淡的故事。” 以及来自作家的创作谈 内容:囊括小说、散文、童话、诗歌4大体裁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是为8—15岁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纯文学期刊,老牌文学杂志《十月》的少年版。 8—1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识字量逐渐增长,但又不像学龄前孩子有那么充裕的时间,靠什么来积累阅读量?长篇连载的文学作品、中短篇小说和童话、散文及诗歌就是最好的选择。 随便贴一首美诗,感受下—— 《光》 文/津渡 光问候藤蔓 会在卷须上蜷曲 光问候大树 会在树皮上涂抹 光要拥抱雪山 就会在雪峰上垂挂 光要拥抱大海 就会在海面上贴紧 光穿过玻璃 来到屋子里做客 光走过来,握手、拥抱 问候每一个人 最后,光穿过眼睛 在我们心里住下 这样美的诗歌,别说孩子,对于始终怀揣着一颗文艺之心的家长来说,也足够动人。 颜值:它是“2018中国最美期刊”。 2017、2018连续两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米白色的纯质纸,锁线装订,大中小三册合一。 这样的装帧,传统而又充满设计感。 它并不因为读者是少年儿童,就忽视对插图艺术水准的要求。所有插图均出自国内外新锐插画师的精心创作。 每期近30幅,一年360幅高水准插画,给孩子从文学到艺术全方位的美感提升。 对于8岁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正处于告别图画书,并渐渐从桥梁书过渡到文学作品的阶段,这样一本杂志是不是正合你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