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决策,看这 5 本书就够了

 炫先森 2020-02-03

炫先森 #专题书单#  VOL.05,为你瞄准的是“科学决策”这个知识点。

科学决策,看这5本书就够了。

PS:特别说明  这5本书,炫先森已为你解读了,点击图书封面图片即可立即阅读,强烈建议收藏。

1

《决策的智慧》

这是一本从经济学角度来谈决策的书。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和特色,书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不过,你也别担心看不懂听不明白,两位作者把经济学的基本常识讲得深入浅出,适合没有学过经济学的读者阅读。

1、要计算机会成本而不要计算沉没成本

比如,公办幼儿园的学费每月是550元,而一家私立的国际双语幼儿园每个月收费则高达5000元。你或许觉得,这家国际双语私立幼儿园的软硬件值5000元一个月,但实际上,只有这家幼儿园至少能回馈你价值5550元(5000+550)一个月的教育时,才值得选择。

2、永远都不要为了实现手段而牺牲目标

很多医药公司都十分注重对库存水平的管理。因为产品的库存需要耗费成本。但是,如果库存量太小,就会导致脱销。如果这种药物针对的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脱销的损失就非常严重。患者、药剂师和医生可能会对医药公司定期提供药品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可能会拒绝这家医药公司的其他产品造成附带损害。

所以,关注成本没有错,但是首要的关注点应该是利润。

也由此,引申出了另外一个话题:收入真的那么重要吗?

答案是,利润才是目标,收入只是手段。

3、要思考边际量而不是均量

上文说到,我们应该追求利润。这里又会引出另一个话题——比如说,你该不该为公司增加一名员工?

许多人的算法是,增加一名员工,就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人均利润。于是,不应该增加员工。

——这是在考虑均量。

实际上,多雇佣一名员工才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前提是要把这名员工的成本与其为公司创造的收益进行比较)。因为最后进入银行的是总利润而不是平均利润——这就是思考边际量的结果。

2

《决断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世界一流组织行为学家希思兄弟。这本书是从行为学的角度,来为你的决策支招。具体来说是,有多个选项的情况下,怎样做出科学的决策。

1、增加选项,突破思维狭隘

有一盒录像带,里面有你喜欢的演员。售价是15块钱。那你是买还是不买呢?调查显示,75%的人选择了购买。

实验者修改了选项,你是购买这盒录像带呢,还是不购买把这15块钱存下来另做购买计划呢?结果显示,增加提醒有另外的选项时,购买的比例就从75%直线下降到了55%。

增加选项,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决策。

2、验证基础比率,来预判自己的结果

基础比率是指,以前的人做同样的事,做到的平均水平。验证基础比率是指,参照其他人做这件事做到的平均水平,来预判自己做到的结果。

比如,你想在某个闹市区开一家餐厅。你认为这个餐厅一定生意兴隆。因为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厨师,你有低价的进货渠道,你找的这个地段位置很好等等。

那,我们不妨通过验证基础比率,来验证一下这个想法。通过查阅相关数据,我们发现,高达60%的餐厅开业不到3年就倒闭了,具体到这个地段位置,开业不到3年就倒闭的餐厅数上涨到了80%。你看,这样一验证基础比率,你还觉得开餐厅是一个很棒的想法吗?

3、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决策

实验者提出有两份工作,工作A是父母安排的一个铁饭碗,虽然不是兴趣所在,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保障了薪水和声望;工作B是兴趣所在,薪水不高,但是能实现个人价值。请问,你会选择A还是B?

实验结果显示,如果是为自己做选择时,66%的学生选择了工作B。但是,如果是为好朋友做选择,选择工作B的学生高达83%。

这种结果不难理解。当我们为自己做选择时,我们往往会考虑到很多外在的因素,比如,如果不听从父母的安排,会不会让父母伤心呢?但是,如果我们为别人做选择时,就会专注于最重要的因素,比如,自我的价值等等。

所以,决策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面对这种情况的是我的朋友,那我会建议他怎么做呢?这样一问,可以帮我们把最重要的因素,放在决策中的优先位置来考虑。

3

《对赌》

这本书可以说是近百年来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关于决策的研究成果的全景式呈现。

这本书强调的是,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怎样做出科学决策

1、决策质量受运气影响

在一次超级碗比赛中,大家以为海鹰队教练会指示球员,把球传给离球门最近的一位球员。哪知道,这名教练却指示另一名球员抛传。最终,这个被抛传的球,被对手截获。海鹰队输了。随后,媒体和球迷一致认为,海鹰队的教练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事实上,这位教练指示抛传,是一个高质量的决策。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抛传球极有可能会以触地得分,而赢得比赛胜利。

高质量的决策,怎么会导致糟糕的结果呢?运气呗。结果是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决策质量,一个是运气。海鹰队的失败,其实就是运气不好。但是,受结果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是教练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

2、非常好用的决策工具:10-10-10

生活中,当我们做决策时,不妨让自己站在三个时间尺度去看看现在的选择:

· 10分钟之后,你会做何感想?

· 10个月之后,你怎么看待今天的选择?

· 10年之后呢?

4

《慢决策》

这本书说的是,延迟——借助适当的延迟,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

1、慢决策≠慢慢去思考

慢决策的意思是,仍旧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决策,只不过是把行动留在最后1秒。前面所有的时间,我们都要用来做分析、做对策。

2、把“反应”放在最后一秒

我们以网球为例。从对手挥球开始,到球到我们的眼前,一共是500毫秒。而我们的眼睛观察球需要200毫秒。那么,我们只剩下300毫秒来接球还击了。

300毫秒的时间内,需要我们思考怎样接球、怎样还击以及完成接球还击的动作。这,可能吗?

对于业余选手,的确不可能在300毫秒之内完成决策和还击。所以,业余选手会凭借直觉立即接球还击。

但是,专业选手不一样了。专业选手只会在最后100毫秒接球还击,在100毫秒之前的200毫秒里,专业选手会进行决策:该怎样进行反击。

这就是业余选手与专业选手之间的区别。业余选手在毫秒之内凭直觉立即完成动作;专业选手在毫秒之内进行了慢决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各种决策,可以遵循这个原则:

1、粗略计算出自己拥有多少时间来做决策;

2、怎样做决策:仔细观察;处理信息;

3、直到最后一刻才做出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反应”放在最后一秒。如果有1分钟,请等待59秒。当然了,59秒的时间不是什么都不做。千万不要陷入误区。而是用59秒的时间来思考对策。

5

《知识的错觉》

这本书告诉我们,知识并非储存在某人的脑袋里,而是在一个共同体中被共享。如果把决策的全部重担放在个人身上,由个人来承担相应的决策,是偏颇的

1、对他人的依赖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德克萨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做过一个实验,通过观察数对夫妻日常打理财务的方式,来分析夫妻两人谁更具有财务决策能力。教授先是计算了日常哪位打理家里的钱财。随后,再对这些夫妻进行财务能力的考评。结果显示,随着结婚时间的增长,负责日常打理财务的那个人的财务素养也相应提高;而不打理财务的那位财务素养偏低。

这个实验警醒我们,对他人的依赖会影响我们的认知,从而影响我们在学习和知识上的获取,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以及给我们带来偏见。

2、由个人承担决策是偏颇的

如果把决策的全部重担放在个人身上,由个人来承担相应的决策,是偏颇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共同体中,很多时候我们个人是不做决策的,而是由别人来设计选项,另有一些人呈现这些选项,还有一些人提出建议。此外,我们有时还会效仿他人的决策,比如巴菲特买什么股票我们就跟风买什么股票。

由此,我们应该通过行为科学的力量,来改善我们的决策。比如,我们点餐通常会先点一个大披萨再点沙拉,但往往大披萨还没吃完就吃饱了,然后就开始懊悔。应该倡导自助餐厅把健康的食物摆在最前面,这样可以利于我们先吃到健康食物。

 - end -


炫先森微博

我是炫先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