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销案例:小本生意,我是如何在两周时间内赚到5万的?

 凤舞九天AB 2019-04-15

经销商王老板新进了一批鞋油,但是市场销路一直不佳,虽然搞了几次“买一送一”、“半价销售”之类的促销活动,仍有一万多支鞋油的库存无法消化。

我们给他制定一些列的营销方案。

第一步:让王老板先拿出2万元钱。

第二步:做出一个“高档鞋油五元试用,买两盒送雨伞”的促销活动。

营销案例:小本生意,我是如何在两周时间内赚到5万的?

在几个小区里做这样的活动,结果不到一个星期,一万支鞋油抢购一空,王老板一下赚了五万多。

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原理呢?促销成功的三个潜在因素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盘活存货的基础和药引。

最便宜的雨伞也得几十元,但进价可能就几元钱。对于老百姓来说,一把雨伞的价值至少在10元之上,买两盒鞋油,还送雨伞,冲着雨伞,这鞋油我也会买的,这样的促销活动,用户没有任何的风险。

营销案例:小本生意,我是如何在两周时间内赚到5万的?

第二是雨伞是生活必需品。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赠品有价值。

第三,高的性价比。

鞋油主打的是高档鞋油,用户就有占便宜的心理。

用户对促销活动无可抗拒,一盒鞋油的进价才五角钱,雨伞的批发价不过四元——这样一个‘买二送一’套餐的成本就是五元,稳赚五元,50%的利润率。

背后的营销思想不言而喻,即“挂羊头,卖狗肉”,就是通过搭售或赠送等方式完成实际销售目标的替换,体现价值感,达成营销目标。

在上述的营销案例中,顾客是冲着伞来的,而不是鞋油。

也就是说,顾客并不认可所谓高档鞋油5元的价值,其认可的是伞的10元价值。

所以,销售利润归根到底是来自卖伞赚的钱,是伞的批发价和零售价间的差价。

名义上叫卖的是鞋油,其实卖的是伞,还可以得到两盒高档鞋油,从而让顾客感觉占了便宜。那为什么不直接“买雨伞送两盒高档鞋油”呢?

营销案例:小本生意,我是如何在两周时间内赚到5万的?

显然,此种方案无法体现超值的价值让渡,吸引力大不如前。价值的损失来自于鞋油的让利程度被最小化了,即顾客很自然会以市场上最低的鞋油价格来衡量让利的幅度,顾客多半会想“不就是少了一两元钱嘛”,自然不肯轻易就范。

由此可见,“挂羊头,卖狗肉”思想的优势在于提升了“羊头”的价值感,并传达了白得“狗肉”的表象,达到了“买狗肉送羊头”的促销效果。

而增加的价值是价值的心理增值,是由于买卖双方对羊头、狗肉的价值认同差异所形成的。

还以上例来分析,在卖方看来,伞只值 4 元,两盒鞋油更仅值 1 元,总价值不过 5元,而在消费者心里,伞是值 10 元的,其价值足以抵扣他们的总体付出,而鞋油的价值是未知的,不管多少,都是白赚的,故不会特别在意,并且潜在的高收益(即以零成本获取高档的鞋油)加大了吸引力,有点类同于买彩票。

这样,卖方的价值来自于伞的差价扣除鞋油的成本,而消费者是以零成本获取了不确定收益。买卖双方心理博弈的结果是实现了双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