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导读 踝关节骨折是儿童常见负重部位骨折损伤,临床发生率仅次于肱骨远端,是第二常见骨骺损伤部位。目前临床常用分类方法是Lange-Hansen分类法、Davis-Weber分类法以及Salter-Harris分型。 本次课程中天津医院陈兆强主任详细讲解了儿童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 ◆ ◆ ◆ ◆ ◆ 课程知识点 踝部解剖
踝关节生物力学
儿童踝关节解剖特点
骨骺闭合:
问题:如何区分副骨化核与骨折? 临床骨折分型 解剖位置:Salter-Harris分型 受伤机制:Dias - Tachdjian分型;Lauge-Hansen分型 (一)Salter-Harris分型
低风险骨折:S-H Ⅰ/Ⅱ型,撕脱骨折 高风险骨折:S-H Ⅲ/ Ⅳ/ Ⅴ型,过渡期骨折 典型病例: 患者,女,7岁 胫腓骨远端均有骨折、骨骺损伤。腓骨远端是Ⅰ型的骨骺损伤,胫骨远端是Ⅲ型的骨骺损伤。当地医生做骨折保守治疗。伤后6个月MRI显示胫骨远端骨骺有骨桥形成。 (二)Lauge-Hansen分型 旋后内收型 骨折特点: 内踝骨折线基本垂直于踝关节; 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 旋后外旋型 骨折特点: 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 骨折线一般前下至后上。 旋前外展型 骨折特点: 腓骨骨折横形或存在蝶形骨块 旋前外旋型 骨折特点: 内踝骨折位于踝关节水平 腓骨骨折位置高 骨折线前下至后上 (三)Dias - Tachdjian分型 问题:临床中如何识别三平面骨折? 临床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内固定物选择
(三)不同临床骨折分型的治疗 Salter-Harris I/II型:石膏固定、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病例: 患者胫骨远端Ⅱ型骨骺损伤,外侧有骨折块。 问题:该患者应采取哪种治疗方式? Salter-Harris III/IV型: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病例: 患者,女,13岁,116kg 腓骨远端楔形骨折,内踝有骨折 典型的旋后外旋型损伤 CT显示下胫腓内侧对位不一致,骨折远端整体向外的移位,胫距关节脱位 问题:临床中该如何选择恰当的复位、合理的内固定,达到良好的治疗疗效? 针对儿童踝关节骨折,讲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其中着重讲解了骨折分型及临床治疗方式,并且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讲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