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先生主张废除的汉字,却被他用一个小故事保留了下来

 快乐老年435 2019-04-16

如果有人告诉你,中国的汉字曾经差一点被废除,你可能会觉得很吃惊,但是如果再告诉你,主张废除汉字的人有谭嗣同、鲁迅、陈独秀等,你可能更为吃惊,但在历史上,这件事情确实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鲁迅先生主张废除的汉字,却被他用一个小故事保留了下来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汉字是全世界流传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从甲骨文算起,它见证了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历史,所以今天,很多人都把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华文明的瑰宝。可曾经,人民对它的认知可不是这样了。

这件事要从民国时期说起,当时的中国是比较混乱的,很多人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在文化领域,同样有一场残酷的斗争,当时文化界的很多名人都认为,中国在当时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各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腐朽的文化方面的落后,如果想要振兴中国,必须去除这些腐朽的文化,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的汉字,因为它是用来记录腐朽、封建、落后的工具,所以一定要废除汉字。

鲁迅先生主张废除的汉字,却被他用一个小故事保留了下来

这事真的有点玩大了,其实早在清末,“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就想过要废除汉字,然后用拼音来代替的想法,没想到的是,鲁迅、陈独秀等很多文学大家都支持这样的观点,鲁迅还说过一句“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话(如果鲁迅活到今天,不知道作何感想)。他们大家都认为,西方的文化是先进的,尤其是文字,中国应该也用罗马文字来代替汉字,虽然今天的我们会觉得这样的论述可笑至极,可在当时的文化界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就连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都觉得应该这样做。

鲁迅先生主张废除的汉字,却被他用一个小故事保留了下来

那么为什么汉字最后没有被废除,而且还流传到了今天呢?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中国的四亿多人都在使用汉字,想要废除汉字,改为其他文字,在当时的国家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感谢一位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赵元任,他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如今我们仍然能使用汉字,多亏了赵元任当时的坚持。

鲁迅先生主张废除的汉字,却被他用一个小故事保留了下来

据说他当时坚决反对废除汉字,为了说服当时的文化界的那些人,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施氏食狮史》,这篇文章非常之妙,妙就妙在它的通篇都用了同一个音shi的不同音调。试想,如果是用拼音的话,人们如何看得懂呢?但是,用了汉字就立刻不一样了,所有人都能看懂,不信你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相信大家看了这篇文章真的能感觉到汉字的魅力了吧,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赵元任,正是因为他,我们今天还能用到如此精妙的汉字,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鲁迅先生主张废除的汉字,却被他用一个小故事保留了下来

有人看到赵先生的这篇文章后,也写了几句话,形象的证明了当今汉字的精妙,司马君不妨也发给大家看看。

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行行行干哪行都行。要是不行,干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行行不行干哪行都不行

怎么样,读的下来吗?知道汉字的厉害了吧!所以说,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赵先生,同时,我们也应该学好汉字,用好汉字,把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去做的!

文章原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注重原创,也尊重分享,我们笔耕不辍,阅尽铅华,只为讲述更精彩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