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名不符实的周天子,抓手好牌却打个稀烂,加速西周衰落

 昵称55301288 2019-04-16

前文我们讲到篡权的周孝王力挽狂澜,降服戎狄,重新稳定了西周局势。周孝王去世后,天子之位传给他的侄孙周夷王姬燮,王权重新回到他的兄长周共王一脉。

我们曾说过在周穆王穷欢极欲的带动下,西周君主早已经抛弃了文武康成时期的谨慎和克制。周恭王时,曾为了三个美女而兴师灭亡了同姓密国,导致诸侯的猜忌和不安。或许也正是因为诸侯有意不作为,才助长了周懿王时期戎狄的嚣张气焰,让周王室陷入困境。

周孝王本来是和王权无关的局外人,反而保留了克制的传统,规规矩矩的长大。当关中动乱时,也正是凭着他的清醒和克制,才恩威并施的平定了西戎之乱,再次树立了周王室的权威。周夷王即位之初,周孝王余威犹在,外敌和诸侯仍然对周王室毕恭毕敬,南方的蜀国、吕国都前来进献美玉。周王朝似乎又回到了天子垂拱而治,坐享其成的美好时代

但是这一切美好,在周夷王三年戛然而止。这一年,周夷王召集诸侯来朝,然后匪夷所思的烹杀了齐哀侯,而原因却语焉不详,只说是纪侯进的谗言。西周诸天子,从来没有无故杀人国君的先例,而周夷王却偏偏做了。做领导,脑子是个好东西,不做事没关系,但如果做昏事就很可怕了。周夷王无故杀害诸侯的行为,显然引起了诸侯的混乱甚至彼此成仇,许多诸侯开始不敬周王室,并彼此攻伐,西周礼乐和宗法制度加速崩坏。其中,齐国便因为哀公之死,权力斗争延续了四代,涉及到5位君主。

内乱同样招致了外患,西戎借机不再臣服于周,并再次和西周爆发战争。本属于周国诸侯国的南方楚国也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从此脱离了周王朝的掌控。楚君熊渠僭越周制,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当时只有周天子称王,熊渠给三个儿子封王,即用来表明自己的地位还在周天子之上。

图.好牌打烂

内忧外患,礼制崩坏,周夷王终于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谥法解》里说“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周夷王的实际行为和这谥号显然并不匹配,他又是怎么获得这个褒义的谥号的呢?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参与讨论,留下自己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