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仁居镇木溪村村民依托万亩竹海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竹笋产业节节攀升,打通了该村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道路。 记者在木溪村看到,上万亩的青青翠竹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置身其中,只听清风起处,一片沙沙之声,令人心旷神怡。据介绍,竹子全身都是宝,竹笋可以食用,长大后可以制作工艺品和家具。 木溪村村民 韩金华:我现在摘(来做)扫把,大的可以做扫把,小的可以做洗锅刷。洗锅刷也可以卖钱。 村民卓明镜背起锄头,在竹林中寻找最鲜嫩的春笋,随后带回家加工成笋干。据介绍,一斤笋干市场价约30元,远高于春笋的价格。村民每年都会手工制作笋干对外销售。 木溪村村民 卓明镜:笋干能卖到30元左右一斤。现在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供不应求。我们就地取材,我们住在黄石竹海里,大家都利用竹子做这些东西。 除了销售春笋,晒制笋干,村民还通过手工制作竹器来增加收入。今年66岁的村民卓宁成是该手工艺的代表人物,四五十年来,他在家里制作竹器,每年可收入上万元。 木溪村村民 卓宁成:我17岁开始做竹器,现在66了,做了四五十年了。一般箩笠簸箕等都可以做,基本上订制,一般是下半春比较多人来订,现在还有5片簸箕,还有10个篮子要做。木溪有竹子,这是家门口的活,不用风吹雨打,传统手艺无污染。 记者:洪扬、晓燕、徐欢 制作:平远县广播电视台 |
|
来自: 阿牛哥8mi3kbb7 >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