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大美——甲骨文(四)

 随风摇曳1965 2019-04-16

近代甲骨文书法赏析

如前文所述,甲骨文的发现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甲骨文书法的研究时间也基本相仿。同时甲骨文的研究是拓荒之举,何等之艰难,是可以想象的。那么在甲骨文书法方面的研究也会有所制肘,尽管如此,近、现代有大量的书法家呕心沥血,创作了大量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本文撷取部分自清代以来,在书法方面较有影响的大家作品,供大家欣赏。

当然书画界历来都是藏龙卧虎,高手如林,这里所能提及的只是冰山一角。其次在神州大地,乃至全世界,由于汉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有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汉文字,热爱书法。他们中不乏艺术奇才,书法精英,有人甚至可以与大家媲美。只不过由于社会地位,创作环境,传播手段等的影响,尽管付出毕生之努力,满腹经纶,著述等身,也可能名不见经传。但是只要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书法艺术做出贡献者,都值得我们学习,敬重。

1    罗振玉甲骨文书法作品

罗振玉(1865-1940)浙江上虞人,字叔蕴,又字叔言,初号雪堂,又号贞松。毕生殚力治学,著述等身,尤以甲骨文之考订,具有创造性之贡献。罗振玉书学颜真卿,用功至勤。后致力于古文字研究,多见鼎彝碑版,眼界高远,书法醇厚古朴,自甲骨文、金文、小篆、汉隶、行楷,无不典雅有致。

罗振玉对殷墟甲骨文字的整理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是甲骨学的奠基者。罗振玉系将甲骨文字引入书法艺术之第一人,筚路以启,不应或忘。冯涛在《罗振玉与甲骨文》一文中说,罗氏甲骨文书法端庄凝重,秀美而不失遒劲,华雅而不失朴质。

附:罗振玉甲骨文书法作品

2、董作宾甲骨文书法作品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号平庐,字彦堂,1895年出生于南阳市宛城区长春街(现解放路)一个小店主家庭。少年时便博览《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学说。幼时的董作宾在课余时常到旁边刻字店里玩,并细心地观察各种雕刻技法,琢磨刻字的章法与要领。后来他又得到店主的热情指导,使他对古文字和篆刻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宣统二年(1910年),他入元宗高小,后辍学。

附:董作宾甲骨文书法作品  

3    丁辅之甲骨文书法赏析

丁辅之:1879——1949)原名仁友,又名仁,字子修,又号甫叟,鹤卢,守寒巢主。因得赵之谦为其外祖父魏稼孙所刻「鹤庐」印,遂袭用其号 ,浙江杭州人。八千卷楼丁松生后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尝以甲骨文撰聊成册,又喜篆刻。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曾将所收印章《西泠八家印选》四卷及《秦汉丁氏印谱》二卷 擅画蔬果、梅花,笔意工致,韵味清雅,有书卷气息

附:丁辅之甲骨文书法作品

     参考书目:

罗振玉《殷墟古器物图录》序

罗振玉《殷墟贞卜字考释.自序》1910

《小屯南地甲骨》

《郭沫若全集.考古篇》

田其瑅《古今甲骨文书法集汇》

编辑   一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