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研究 1900年秋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投井自杀,其收藏的甲骨文大部分由后人卖给刘鹗。刘鹗,字铁云,1901年开始搜集甲骨,在罗振玉的鼓动下于1903年将自己所搜集到的五千余片甲骨选拓1058片,编印为《铁云藏龟》,这便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在该书的序言中,刘鹗指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这也是将甲骨文的时代确定为殷代的第一个文字表。在此之前,王懿荣也许如其儿子所说,当时已知为“商代卜骨”,但在王死,其子仅十岁,三十年后的追述是不足为据的。所以甲骨文年代的确定,当以刘鹗为第一人。 1904年,孙诒让以《铁云藏龟》的材料为依据,写成《契文举例》一书,这是有关甲骨文的第一部研究性的著作,但该书迟至1917年才出版,错误较多,故影响不大。 真正给甲骨文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罗振玉、王维国。罗振玉1901年在刘鹗处首次看到甲骨文,乃力促刘鹗拓印成书,罗本人不久也开始了对甲骨文的搜集和研究。罗振玉对甲骨文研究有以下成就,第一个成就,是确定了甲骨文的出土地点。最初古董商人为了垄断甲骨文,故意将出土地说成是汤阴或卫辉,学者多受欺骗。罗振玉经多方探寻,终于在1908年得知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为冱滨之小屯。自此,他不仅派人直接到小屯搜购,而且于1915年亲自到安阳小屯实地考察,并写成《五十日梦痕录》,述其见闻,学术界才得以知悉甲骨文出土的一系列真实情况。第二个成就,是进一步确定甲骨文所产生的时代。罗振玉在1910年《殷墟贞卜字考释.自序》中,更进一步限定其为武乙至帝乙三世。第三个成就,乃是考释文字并促进甲骨文的刊布流传。 可见,经过王懿荣的发现,刘鹗的年代鉴定,罗振玉的出土确认,甲骨文终于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重视,逐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书目: 罗振玉《殷墟古器物图录》序 罗振玉《殷墟贞卜字考释.自序》1910 《小屯南地甲骨》 《郭沫若全集.考古篇》 田其湜《古今甲骨文书法集汇》 编辑 一洋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