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医圣张仲景一剂寒食散毒死无数人的历史?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04-17

“诗圣”杜甫,“酒圣”杜康,“医圣”张仲景。圣人的名号可不是谁说当就当的。

一个“圣”字,就已经完全可以诠释张仲景作为一名医者所拥有的高超医术和悲悯的情怀。事实的确如此。

张仲景生于东汉末年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接触到许多古书典籍。在家庭氛围的培养下张仲景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

当时的张仲景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扁鹊为偶像,希望像他一样,妙手回春,心系天下。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是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社会动乱,朝廷政权不稳。

不仅如此,还发生了大面积的疫病。形势所迫,再加上张仲景从小就有学习医术的想法。于是在他十岁左右便拜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有了名师的指导,张仲景学习更加刻苦,并不断为乡间病人诊断病情,对症下药。在经过许许多多这样的实战锻炼后,他的医术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很快名扬天下。

此后,张仲景不仅致力于医学实践上的练习,还研习了多部医学著作。随后又著成了著名的《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还拟定了为今人所诟病,但却风靡于魏晋名士之间的寒食散配方。

寒食散,又名五石散,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搭配而成。

起初,张仲景是为治疗伤寒病人而创,服用后身体燥热,当时张仲景认为此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有伤寒的病人。

殊不知原本是治疗伤寒病的中药,且有很大毒性,后来却演变成文人骚客追求风流难以戒除的“毒品”。

这股服用五石散的热潮是魏晋著名玄学家何晏掀起的。何晏,魏晋数一数二的美男子,风度翩翩,容貌俊美,有“傅粉何郎”之称。

当时何晏是寒食散的忠实拥趸,曾对外说“服食五石散(寒食散),不只能治病,也觉得精神很清爽。”

魏晋时期由于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包容性较高,思想文明开放。一些文人名士见推销寒食散的何晏面庞白皙,英姿俊美,风流倜傥,于是纷纷开始服用寒食散,一时竟成风气。

如今我们都知道,魏晋风流几乎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媲美。他们大多宽衣大袖,衣带飘飘,性格狂放不羁,疏狂豁达。

或许这些为人欣赏的魏晋风度,和寒食散多多少少有点关系。长衣飘飘,衣带宽松是因为服用寒食散感到燥热,因而选择宽松衣物来散热。

长期服用寒食散导致身形消瘦,自然更显飘逸。

但寒食散的对魏晋风度形成作用也只是些微的,毕竟在思想开放的魏晋时期,才华横溢的名士层出不穷,自然而然形成飘逸豪爽的风气。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人服用寒食散,它的危害逐渐放大。

先后有何晏、裴秀、晋衰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等人因长期服用寒食散导致最后不治而死。

著名学者皇甫谧也因服寒湿散而成残疾,在此之后,实际上有许许多多的文人仍趋之若鹜,长期服用寒食散。

甚至后来皇甫谧也加入宣传寒食散神奇功效的行列,大费笔墨描写寒食散的奇特功效。

从魏晋到唐朝,纵使有许多人因服食含寒食散而丧命,这种服用寒食散的风气一直不改。

其实张仲景拟定寒食散药方的初衷是为了救治伤寒病人。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技术条件下,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究这副药,除了治伤寒是否还有其他危害。所以对于张仲景研发寒食散药方我们不应指责。

且当时对按药方抓药的限制并不是十分强硬,何晏等人要想用寒食散另作他用很容易。

所以说对于寒食散毒死许多人这个事实并不能归咎于张仲景。

服用寒食散的这些风流人士,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是风流成性。于是有些人便拿寒食散用在这个方面,比如美男子何晏。

魏晋时期社会风气宽松,思想开放,名人异士除了文学创作,业余找找乐子也是情有可原。

可是后来他们太过放纵,无所节制,以至于深陷寒食散中无法自拔,最终还落下了惨痛的下场。

其实“张仲景一剂寒食散毒死无数人”这一说法就非常不妥,后来的许多名士因服用寒食散而死,可以说是自身认知不足加上没有节制导致的。可不是张仲景有意要“毒”他们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