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棉之后,这里又兴建了旭棉和宜昌纺机厂

 昵称9624870 2019-04-17
三峡晚报讯
宜棉之后,这里又兴建了旭棉和宜昌纺机厂
宜棉之后,这里又兴建了旭棉和宜昌纺机厂
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 方龄皖 赵宽\文 记者朱敏\图

  张帮寸退休后热衷搜集整理本地文史资料,现在西陵区炎黄文化研究会“发挥余热”。宜棉是他从部队转业后在地方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之前,他陪我们重回宜棉看看。

  进入伍家岗地盘,东山大道两旁都是林立的高楼,当年的那些大工业景象已不复存在了。工人们大多改行了,车间也早拆了,成了地产项目。“这里变得很厉害,但是还是能看出当年的样子。”最近一二十年,伍家岗已转型为商业和高档住宅区,人口密度激增,高层建筑“疯狂生长”。张帮寸很感慨,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正悄无声息被岁月从地球上抹去。“只有这里还是老样子。”在原宜棉的大门前,张帮寸找着了当初的感觉。他很想进去看看,却被门卫拦住了。这里现在是一家私企,门卫并不买他这个老职工的账。我们拐进了宜棉的生活区,这里还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

  临着生活区主干道的冷饮店,张帮寸也有很深的记忆。冷饮店招牌是几个艺术体的字,一看就是手写出来的,不像现在都是电脑制作的,少了温度和艺术感。招牌下还有厂内电话,只是脱落了,看不清。

  冷饮店分属于厂里的劳动服务公司,其实这里并不是卖冷饮的地方,而是制作冷饮的地方,冰棍、汽水都有,天热的时候分发到各车间去。现在这里辟出一个门脸做小卖部。店主老匡退休已经多年。他来的时候,厂子刚刚建,这条路也就是当时修的。

  “刚栽上去的时候,树就这么一点粗。”老匡做了个手势。40多年过去了,树长大了,老匡也老了。

  解放后一二十年,宜昌不产一两棉纱。国家纺织工业部决定在宜昌伍家岗兴建一座大型棉纺织厂,1967年4月,宜昌棉纺织厂在伍家岗动工兴建。建成投产后,另一座大型棉纺企业宜昌旭光棉纺厂于1974年动工兴建,次年建成投产。

  两厂投产后,“宜昌市结束了机器棉织工业用纱靠外调的日子”,还有富余供应外地市场。1985年宜昌棉纱产量即达1.9万吨。

  1966年9月,国家纺织工业部批准,将沈阳纺机、天津纺机和上海一机厂和七机厂生产纺织机械的部分设备内迁宜昌市,兴建宜昌纺织机械厂,1971年建成投产。“可以生产成套捻、纺设备和编织机械,产品出口罗马尼亚、泰国、缅甸、新加坡、赞比亚等10多个国家。”

  1966年10月,武汉综合电机厂开关车间迁至宜昌,选址伍家岗艾家嘴,兴建湖北开关厂。连同这一带原有工业企业和在建企业,形成重要的伍家岗工业区。东山大道把这些工厂紧紧地拉进城市的怀抱里,改变着伍家岗的城市地理。

  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的调整,东山大道的老国企陆续经历转制、搬迁、甚至停产倒闭等一系列变故。事实上,这不只是宜昌老工业区的表现,很多城市的老工业区都面临着相同的结局。不过,很多城市都在讨论,如何避免使这些厂房清拆一空,商业开发之外,它们应该有另外的价值。

  宜棉集团的老厂区,已成为喧闹的工地,或许不久以后,这里将是伍家岗区的商业中心地带。

  全市工业集中供热后,这些厚重的管道穿过整个宜棉小区,为附近的厂供热。

  飞逝的往事,永恒的记忆

  张昌万(武汉市无线电五厂退休职工)

  1971年,我和武汉六中的106位同学,作为知青来到宜棉厂,成为了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宜棉厂的这段青春时光,我至今都难忘,宜棉人的奉献精神也应该被铭记。

  建厂初期属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供应贫乏不说,宜棉厂内的生产和生活,也是从头开始。宜棉人肩挑背扛,苦干巧干,一点点,一件件,将机器设备和棉包,从江边搬进车间、仓库,安装生产。建宿舍用的红砖,也是我们宜棉人到砖瓦厂去劳动,一车一车地拉砖坯所拉回来的。

  热情好客的宜棉人,将厂内仅有的六栋宿舍,(人们称作六大花园)让给支援宜昌建设的外地师傅们住,自己却搬进简易的茅草棚中。有的同志干脆吃住在车间,这样不光能节约时间有利工作,还免除“光灰路”上吃灰之苦。刚去宜棉时,我就住在工棚,条件十分艰苦。

  所有的机器安装工作,都是青年职工昼夜加班干出来的。好多人累了困了倒在机器旁眯一会,醒来继续干。在那个讲奉献的年代里,加班加点从不谈报酬,也未拿过一分钱的加班费。领导口头对某某提出表扬,就是最荣耀的鼓励。“先生产后生活”是当年的形势,生活在伍家岗的宜棉人,晴天那是一身土,雨天满脚都是泥,生活虽很艰苦,可大家都非常乐观。成天吃的是老三样(馒头、米饭、老包菜),那难见油星的粗茶淡饭,大伙照样吃得有滋有味。曾有位职工风趣说道:“跳进饭碗里,见不到一颗米”,为这句话,这位仁兄受到严厉批评,从中可以见到,当年生活上的艰苦程度。

  逢年过节打牙祭,每人能领回一份粉蒸肉,虽然只有小小的一碗,但满口飘香的味道,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宜棉人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火一样的热情,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一步一步把宜棉厂做大、做强。宜昌棉纺织厂对宜昌、湖北乃至全国,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功不可没,名垂青史。

  评刊

  土地庙写出了我们农业大国和土地的情感,以前我们田地里就有土地庙,后来全部毁坏了,现在也没有谁说要建,现在都是打农药、看天气预报,土地公公求得少了,但是这样一种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却一直传承下来。

  —微信网友“懒洋洋”

  对我们这样的90后来说,土地公公就是《西游记》里面的小老头,这一期的选题很有意思,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觉得十分新奇,希望以后也能有更多有意思的地方。

  —网友@ViVi安

  虽然对土地庙、神龛、农耕生活没有多深层的认识,但仍喜欢看这样的文字,觉得土地确实令人敬畏。城市里忙于奔命,让松软的土壤和葱茏的林间成了高品质生活的奢求。如果心中有对土地庙的信仰,可能我们会对土壤、空气、自然有更多的感恩,就会懂得如何去生活。

  —毕婧

  土地庙—农田边的石刻文化

  卢磊(长阳博物馆职工)

  5月11-12日,《三峡地理》栏目记者对长阳县土地庙,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5月16日,刊登了长阳县石刻文化之“土地庙保存现状”。

  石刻,是刻在石头上的文化,是将历史记载、文学艺术、书法艺术与雕刻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历史文化遗存。

  20万年前,长阳先民就开始了石器的使用历史。可以说,迄今县域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器更古老了,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它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万古不衰。


  长阳目前发现最早的明代碑刻包括:石柱观、盐井寺和尚塔、十五溪招穆神道碑、榔坪秦公时禄墓、津洋口两河口胡氏墓碑等,这些碑刻虽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仍保存完好。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很多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碑刻随时都会被破坏,加之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碑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抢救性地保护石刻是件非常紧迫的工作。《三峡地理》栏目对长阳县土地庙的报道,激发了广大市民保护文物的热情。

  感谢《三峡晚报》对长阳县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力宣传,感谢无私奉献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保护员们。
netease 本文来源:荆楚网-三峡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