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公认的“降压菜”,护肝降压效果好,几块钱能炒一大盘,你都吃了吗?

 学到老图书馆nd 2019-04-18

每到四五月份,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出现一个高峰。

气温变化大容易引起血管痉挛,

忽冷忽热容易引发血压波动。

因此,在这个“多事的季节”,

老师准备了一份降压食物清单,

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一起来看一下。

点击视频查看老师解读

芹菜

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具有降血压、舒张血管的作用,而且还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另外,跟降压有关的还有芹菜中的丁基苯酞类物质,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西葫芦

西葫芦富含膳食纤维,含热量相对较低,还含有胡萝卜素,有益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还能增加钾元素,对高血压患者十分有利

菌类食物

蘑菇等菌类食物营养丰富,钾含量较高,譬如每100克干香菇中钾的含量为464毫克。而银耳、木耳等真菌类食物不但含有帮助机体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真菌多糖,钾含量也非常高,是干香菇3~4倍。

苹果

研究显示,苹果(皮)是非常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ACE酶,ACE酶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所以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是很有道理的,记得吃的时候不要削掉外皮。

绿叶蔬菜

如菠菜、空心菜、苋菜、芥蓝、油菜、紫背天葵等。每天摄入一斤的新鲜绿叶菜,就可以满足钾需要量的一半。深绿色蔬菜中还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及各种植物化学物,营养价值也较高。

除了注意饮食外,

生活中做好以下这9点,

也可以轻松远离高血压!

1、切忌猛起猛躺!

无论是早晨醒来还是晚上睡前、睡中,如果要起来喝水、排尿等,都不要急于起床,更切忌猛起猛躺。

醒来后,应先在床上仰卧片刻,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突然起身引起的头部缺血;然后慢慢坐起,稍微活动几下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产生太大波动,避免了因为血压大幅波动而诱发脑出血等疾病。

2、避免受到外界刺激!

高血压患者最怕受到外界刺激,过热、过冷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收缩,进而影响血压,所以春季宜以30℃~35℃的水温洗脸、漱口。

此外,高血压病人不适合泡热水澡,因为泡澡会使得血压飙升、血管壁膨胀,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若洗冷水浴,寒冷的刺激便会使外周血管痉挛,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压随之升高。

3、尽量坐着排便!

我们都知道,蹲着排便会使腹股沟和腿窝处的动脉血管折曲度大大减小,使下肢血管严重弯曲,造成血液流通障碍,加之排便时往往要摒气用力,腹压增高,容易使血压急剧升高,造成脑部血管破裂出血,从而意外发生脑血管疾病。

若坐着排便,就可以避免上述不良后果的发生,但便毕若起身过快过猛,也易导致血液骤然下流,充盈腹腔及下肢,使脑供血不足,造成血压下降、头晕、眼花等。

因此排便后站立动作要尽量缓慢,切不可动作过快过猛。

4、坚持运动是关键!

运动有利于控制血压平稳。究其原因主要是运动有利于多余热量的消耗,使新陈代谢良性循环。但是一般都要从小的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对于适合自己的运动要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产生。

如太极拳,对防治多种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太极拳动作轻柔缓慢,心境平静自然,可使全身肌肉放松,故有利于血压下降。

5、勤测血压是王道!

春天是一年中血压较易升高的季节,因为春天不仅气温变化不规律,忽冷忽热,而且肝火也比较旺,易情绪激动,所以一定要注意勤测血压,以免血压升高而诱发冠心病、中风等疾病。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血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即在白天活动状态血压较高,夜间入睡后血压较低。而且,调查显示,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在这两个时段测血压,可了解一天中血压的最高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

6、远离香烟和酒精!

要避免血压升高,平时一定要远离香烟和酒精。因为无论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还是酒类中的酒精都会刺激心脏,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尼古丁还会使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诱发冠心病和中风等疾病的发生,是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尼古丁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戒烟少酒,严格要求自身,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发生高血压的几率。

7、保持良好心态至关重要!

对于高血压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心态平和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不满意的人或事,要进行“冷处理”,避免正面冲突。

《内经》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观此节经文,不需诠释,即知其为肝风内动,以致脑充血,血压升高。临床上,因情绪突变引起血压骤升以致中风或者死亡的事件很多,因此,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根据公开资料综合整理,版权归6点谈健康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