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刘向军:管控手机,我保证

 三驾马车1966 2019-04-18

本文参加了【子女教育】有奖征文活动

刘向军

当学校通过三令五申、严厉查禁的方式,勉强把学生携带的手机堵在校门之外的时候,在学生放假回到家里后,手机却会毫无约束地泡在学生手中。

学校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不遗余力地与学生校园手机做斗争的成果,会在周末或月末两三天的假期里被学生家庭手机摧毁殆尽。

谁来监控假期里学生沉浸在手机中的现象呢?

宏力高中部高三年级1班班主任陈锋老师想了这样一个办法,在月末放假的三四天时间里,他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要求全班家长督促自己的孩子每天在适当时候亲口在微信群中说这样一句话:“老师好,我是某某某,我今天接触手机没有超过一个小时,我保证!”

陈锋老师的这个办法很有趣:一是他允许学生在家里适当用手机或是玩手机,二是他要求家长切实关注孩子在家里用手机的情况,三是他要求学生本人用语音的方式亲口对当天使用手机的情况做出保证性的回复,四是每个学生和家长都在这样一个连通班主任和家庭教育的虚拟教育圈中互相受着影响,五是陈老师的这个要求严重地考验着每个学生以及家长的诚实度,六是陈锋老师的这个要求也在切实地强化着学生的自律性、督促着家长的责任心。

陈老师提出的这个家庭生活作业实在是太考验人性了。试想,学生在校园里尚且难以管控自己,更何况在家里呢!

果然,不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能配合班主任陈老师的要求。有一半同学没有做出“我保证”的回复,而我疑心他们基本上都属于没有管控住自己者。

有一个家长在微信圈中回复道:“其实昨天XXX在家玩手机超过一个小时了,她不好意思说出口,但是今天我看出来了,她在克制自己不拿手机。以前是手机不离手,这次回家,老师规定了孩子们玩手机的限度,她开始控制自己尽量不玩手机。陈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家长一定配合。”

后来,陈锋老师在微信圈里发了这样一条长短信:

“大家好,关于手机问题大家千万别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孩子能否控制玩手机的时间看上去只是表象问题,其实质是自制力的问题。对于高三学生来讲,自制力是什么?自制力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现在咱们一班学风很浓,很多老师都在纷纷称赞,但是我觉得还应该有更长足的进步。我给班里订的目标是20个‘985’,三十个‘211’,40个一本,这个愿景能实现吗?这是我按照以前所带班级的升学比例来制定的数据,这届孩子比以前班级孩子的基本功平均要差很多,所以我就想从孩子们的自制力抓起。请大家仔细想一想,孩子背着书包上高中好像昨天的事情,可是转眼之间现在咱班孩子离高考已经只剩九个月的时间了。每每想到这儿,我心里都有一种沉甸甸的紧迫感,我手里托着49个孩子的前途命运。49个孩子的前程就是49个家庭的重托,想想都压力山大,晚上经常睡不着,用‘夙兴夜寐’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提高孩子们的自制力,强化孩子们的自律意识,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凡是那些事业有成有高蹈修为者,哪个不是有着极强的自控能力、自律意识呢?我经常给孩子们讲,先做应该做的,再做喜欢做的。远离手机亲近书本这是应该做的,在手机游戏的刺激当中冲浪狂欢这是人人都喜欢做的,所以必须要分出先后轻重。关于这一点,只有家长重视了,孩子才能重视;家长不以为意,孩子就会置若罔闻;家长视为重律,孩子就会引以为戒。我知道大家都很累很辛苦,平日里有很多事要忙,所以平时孩子在学校时我基本上不麻烦大家配合什么,只是在假期里偶尔需要大家配合我的工作罢了。但是孩子的成长、学业的成功真的需要我们携手配合才行!大家说是不是呢?”

在当代各类高科技产品中,手机聚天使与魔鬼于一身,它既给人们奉献着精彩纷呈的高雅生活,也给世人呈现着阴暗浑浊的卑俗生活。

难于自律,易于堕落,这是人的天性。成人如此,学生更如此。而古往今来,自律者强,自强者胜,这则是人后天的努力。

中学生们啊,当你捧着手机没日没夜地沉浸在欲罢不能的游戏中时,那些发明游戏的人们却在大把大把地赚取着金钱,并且他们仍然在拼命地工作着,力求研发出更有诱惑力的游戏。开发手机游戏,对开发者来说这是他们的事业;而沉溺手机游戏,对中学生来说这却是对美好时光的毁灭。中学生们,要警惕啊!

青春的胜出者,当然应该属于这样的中学生,他能够自豪地说:“管控手机,我保证!”

2018.9.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