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津液的生成和变化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9-04-18

1.津液的生成和变化问题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水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

歧伯曰:水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沬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译文】黄帝问岐伯说:水谷从口而入,输送到肠胃里,生成的津液分为五种如果天寒,穿衣又薄则化为尿和气;天气炎热,穿衣又多则化为汗液;如果悲哀气合,则化为眼泪;中焦热,胃气弛缓则化为唾液。邪气内犯,则正气因之闭塞而不运行,正气不行则生成水胀之病。我知道这些现象,但不知这些现象是如何生成的。我希望听闻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水谷都是从口而入,味有五。五味分别注入四海,由水谷化成的津液也各行其道。因此上焦输出卫气,用来温养肌肉,充养皮肤,这就是津;其留而不行的是液。天入暑,穿衣厚,就会使腠理张开,所以汗就流出来。寒气留在分肉之间,聚津液成沫就会疼痛。天寒就会使腠理闭合,气涩而不从汗孔排出,水液下流入膀胱,就变成尿与气。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津液的生成和变化问题,此论水谷之精,别而为津为液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归其所喜,其津液各走其道,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者为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流者,淖泽于骨,补益脑髓,灌精而濡空窍者也。津随三焦出气,淖注于皮肤肌肉之间,故腠理开则汗大泄,如有寒气留聚于分肉之间,则排裂分肉而为痛。沫者,津液受寒而呈泡沫样,现代称之为痰。天寒则腠理闭,三焦之气因湿而不行,津水下溜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气者,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而出者为小便,藏于膀胱者,化生为太阳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