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山东潍坊举办的《2016全国蔬菜重要病虫害与生理障碍防控实用技术高级培训班》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李兴红研究员阐述了近年蔬菜流行的病毒病种类、检测与防控技术,详细介绍了最近流行的蔬菜病毒病、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病毒病的防治技术等几方面,下面是小编根据李兴红研究员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与大家一起分享。 蔬菜病毒病近几年逐年严重,新的病毒病也不断出现。熟悉蔬菜病毒病的种类和检测技术,对于病毒病的防控是十分必要的。 (一)番茄黄花曲叶病毒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烟粉虱的空前扩展,该病害在40多个国家大面积暴发并逐年加重。自2005年开始,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呈由南向北趋势迅速蔓延,在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大面积暴发给当地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该病是2008年新传入北京的,2009年近3万亩番茄遭受毁灭性损失。 染病番茄植株矮化,顶部叶片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番茄整个生长点簇缩在一起。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变小。 该病毒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科,是一类植物DNA 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由烟粉虱传播。 (二)番茄斑萎病毒 发病植株幼叶变为青铜色,严重时,叶片出现黑色斑点,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死掉;茎端形成褐色坏死条纹斑;青果时,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但颜色比较浅。成熟时,变为红色或黄色的环斑,轮纹明显。 该病由蓟马传播,特别是西花蓟马,是重要的传播介体。目前在我国宁夏、天津、广西、云南等地均检测到该病的发生。 (三)番茄褪绿病毒 感病叶片表现严重脉间失绿,变脆,影响光合作用,边缘轻微上卷,且局部出现红褐色坏死小斑点。果实变小,并提前转色,失去商品价值。 我国该病毒病害于2010 年前后在山东设施蔬菜产区即有发生,寿光当地菜农称之为“黄头”,2013 年起该病害在山东各地保护地普遍发生和流行,普遍减产30%以上。目前山东、北京、南京、河北及天津都有发生的报道。 主要由烟粉虱、白粉虱、银叶粉虱和纹翅粉虱。不能汁液摩擦传播。 (四)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症状涵盖了花叶、斑驳、畸形、蕨叶、叶斑、脱落、整株丛簇、矮化、果实斑驳等症状。 辣椒病毒病的病原比较多,据报道,全世界自然侵染辣椒的病毒30余种,国内目前报道的有10种,其中,TMV、CMV发病率最高、分布最广、为害最大的辣椒病毒病主导毒源。辣椒轻斑驳病毒在新疆、北京地区发现。 烟草花叶病毒和辣椒辣椒轻斑驳病毒主要以接触传播为主;黄瓜花叶病毒病主要以蚜虫、接触传播。 (一)生物学测定 通过鉴别寄主法可定性、定量测定病毒。 (二)电镜观察 1、负色法 从发病组织挤出汁液,做成制片,直接在电镜下观察其立体形态或将病毒粒子提纯出来,进行观察。 2、超薄切片法 将发病组织做成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病毒 粒子和内含体。 3、免疫电镜法 可在病组织汁液中加抗体,抗体可诱捕病毒粒子进行观察。 (三)血清学检测方法 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ELISA原理是把抗原(Antigen)和抗体(Antibody)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结合在一起,酶标抗体(或抗抗体)与相应抗原反应时形成酶标记的免疫复合物,酶遇到相应的底物时产生颜色反应,它具有灵敏度高(检测1-10 ng/ml抗原)、特异性强,既能定性又能定量的测定抗体或抗原,且不需要使用同位素和复杂的设备,适于测定大量样品,且对人体基本无害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蔬菜病毒的检测。 2、斑点免疫(DIBA)检测方法 DIBA的优点在于采用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membrances,NCM)代替ELISA的酶联板,NCM对蛋白质的亲和力比酶联板高,反应过程较少存在泄漏和解吸现象。 3、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 胶体金免疫法利用胶体金颗粒标记抗体(IgG)分子,而形成稳定的抗体(IgG)-胶体金复合物。通过抗原与抗体间特异性反应,抗体(IgG)-胶体金复合物就可以和抗原结合,生成抗原-抗体(IgG)-胶体金复合物,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诊断。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具有检测方便、结果快捷直观特点,适合田间病毒检测。 (四)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RT-PCR 原理:根据已知核酸序列设计引物、体外扩增 2、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理:它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3、核酸斑点杂交 原理:碱基互补配对,与探针结合。 4、基因芯片技术 原理:将无数预先设计好的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DNA在芯片上做成点阵,与样品中同源核酸分子进行杂交,对样品的序列信息进行高效的解读和分析,大规模获取相关同时检测的特点。 (一)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病毒病的发生有重要预防作用。 (二)加强栽培措施 选用穴盘基质育苗;注意定植时期的选择,尽量错开传病媒介昆虫高发期;注意采用遮荫措施;注意田间农事操作,尤其对于一些接触传染的病毒病有重要预防作用;在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以防进一步扩散传病。 (三)传播媒介的防治 注意提前预防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如蚜虫、粉虱、蓟马。可采用防虫网、银膜、粘虫板及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预防。 (四)抗病毒剂的应用 目前,我国用于防治病毒病的制剂主要有盐酸吗啉呱及复配制剂(60%)、宁南霉素、香菇多糖、氨基寡糖、葡聚烯糖、几丁聚糖、低聚糖素、氯溴异氰脲酸、混合脂肪酸、混脂·硫酸铜、烷醇·硫酸铜等。 |
|
来自: 雨露plngq5r52x > 《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