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股权激励 」 你想知道的一切(上篇) | 创业课堂

 caiwei5416 2019-04-18

“我只领1元钱工资,但有个条件,我要股份/期权”  🤔

“听说了吗,xx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在撕逼呢” 😏

“那谁运气真好,几年前拿的期权让他现在一夜暴富”  ……

这些戏剧化的故事情节可能和一个商业社会的产物、一个约束人利益和心理的金融工具——股权激励有关。

有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发生在2005年,一名刷墙工给Facebook总部做墙面装饰,公司那时很穷,小扎就问他,你要8000美金还是要8000股,现金我们可能不一定付得出来。刷墙工说,那就拿8000股吧。最终当Facebook上市的时候,他手里的股票暴涨到2亿美金。这个案例虽然严格意义上不算股权激励,但却用事实证明了股权激励的内涵价值。

在新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成为公司稳定和成长的核心,硅谷的成功不仅有大量股权投资,还有大量的股权激励。

在昨日的华映烧脑学院_股权激励研讨会专场中,上海荣正咨询创始人郑培敏先生给华映系被投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就股权激励这个话题从历史发展,中外对比,到方式方法,分理念和实务两大块进行了详细分享。三小时干货满满!


如果你也想搞懂这一切,那就跟我们一起学习这三个篇章吧。今天带来的是上篇。

精华总结

股权激励的传统逻辑

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人:外部股东 ,无法监督日常运营

代理人:内部经营层

通过股权激励解决了外部股东和内部经营者利益一致性的问题,减少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的演变

工业经济时代:以财务资本为核心

后工业经济时代:以人力资本为核心、货币财富不再稀缺,企业运行越来越依赖复杂的技术和管理,人力资本话语权增大

硅谷成功的两大利器

融资:风险投资

融智:股权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的要求

财务法律规范性

股权透明度与流动性

股权激励的最大价值来自市值

产品经营:

·    实体经济

·    利润最大化

·    1.0版企业家

资本经营:

·    虚拟经济

·    市值最大化

·     2.0版资本家

以下为郑培敏先生的演讲实录上篇(有删节)


我把股权激励比喻成盖房子。那么理念就是盖股权激励这个房子的基层,虽然每个公司是不一样的,但理念应该是相通的,比如我们坚信市场化的理念,这是最基础的 。而实务,实际上就是方法论。我们可以在不同学校建筑系学习怎么盖房子,在不同的地方盖房子,但用到的方法也是相通的。所以我会从理念和实务这两方面来说说怎么盖股权激励这个房子。

管理心理:成功企业一定是有分享的胸怀

中国各个行业的Top企业几乎都有股权激励机制,但不能因此而得出结论他们是因为有了股权激励才成为伟大的企业,还是因为他们已经是很好的企业才会有胸怀去接受这种先进的国外制度。其实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成功企业一定会有分享的胸怀。企业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做大做强。

随着从一个private的创业企业,吸引VC的投资,再到上新三板或上A股,这都是一种开放的心态。这是对外的开放,那么也需要企业对内的开放,股权激励机制就是设计股权和员工分享的机制。当你没有这种分享的机制,怎样去吸引人才并留住他们呢?所以说企业成功和股权激励是互相驱动的,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尤其是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股东都会很注重企业是否建立了期权机制。因为这存在一个委托代理的问题。VC机构、投资人平时不参与企业的内部经营,要怎么监督?只能靠内在监督。所以股东需要内部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增加股东的利益。

举个例子:美国西北航空公司


公司员工要求涨工资而罢工,员工罢工就会损害股东利益 。飞机无法起飞需要赔偿消费者, 公司的股价也会下跌。所以董事会的股东为了解决员工和股东利益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员工的利益结构中加入股权部分。比如给飞行员10000股,当飞行员罢工后,公司股价下跌也会导致自己的利益损失。

当你有利益相关时,你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股权激励就是解决了外部股东和内部经营者利益一致性的问题。通过把内部骨干员工绑上股权这个战车,他们的利益就会和外部股东比较接近,减少代理成本。这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的逻辑关系。

经济学:减少代理成本、解决利益一致性

最近几十年以来,企业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中,老板是委托人,他要解决代理人的寻租问题。因此要在代理人的薪资结构中新加入股权的部分。而在新经济企业中,谁是老板?是资本还是企业创业者? 对传统企业来说, 通常是老板占主导地位。而创业新经济企业通常是以人力资本为核心 。创业团队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他们的稀缺性因为企业越来越依赖复杂的技术的复杂的管理话而增强,导致人力资本话语权的增大。

硅谷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有大量的风险投资,也是因为有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在国外,特别在美国是非常常态化的事情。没有一个专门的咨询机构来帮公司做股权激励,因为公司内部可以解决,员工也非常清楚股权激励这个制度。而在国内还有很多的上升空间,国内公司通常需要专业的咨询机构来提供方案,给员工培训。

硅谷最典型的股权激励的例子就是Facebook的一位粉刷工在Facebook上市时获得了上亿美金的回报 。因为Facebook当年没有付他现金工资,而是给了他行权价很低的期权。当Facebook上市后股价很高时,他就可以行使权利,用很低的价格购买股份,巨大的差价让他享受了很高的回报。


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最根本的逻辑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博弈问题。所有者不能监督企业日常的经营,所以要通过股权激励这个金手铐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股权激励的两个条件&两种回报

当然,实施股权激励并不那么容易,公司需要具备两方面基本的条件。一是财务法律的规范性,二是 股权透明度与流动性。

财务法律规范性 :法律信息和财务结构是一个企业盖股权激励这个房子的基础设施,没有这些信号,企业就很难估值。非上市公司如果没有对外开放引进资本的话,企业的估值就很难让人信服。当企业走向资本运作后,估值的上市空间会非常大。比如5亿估值的企业,其中1%作为给员工的股权就可以达到原来一亿估值的5%的作用,节约了大量的股权激励成本。

同时股权透明度与流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透明度高会增加股权的公信力。上市公司的一股激励可能比一个非上市公司两股激励效果更好。流动性的提高会增加估值。新三板企业估值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差。


股权激励给被激励对象两种回报。一是分红。二是资本利得。大多数都是资本利得为主。以分红为回报的特例有华为,他的年化IRR有27%-28%,而巴菲特过去40年的平均IRR为25%。但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企业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可以分红,股权激励只能依据市值来。

所以说股权激励的最大价值来自市值。我们可以把企业分为两种:

1、产品经营:

·              实体经济

·              利润最大化

·              1.0版企业家

2、资本经营:

·              虚拟经济

·              市值最大化

·              2.0版资本家

而公众化是市值管理的必经之路

·              世界上99%的好公司都是公众公司

·              世界上90%的百年老店都不是家族企业

·              不要被“人咬狗”的另类小概率假象所蒙蔽

随着公众化程度的提高,股权激励的效果会越来越好,同时股权激励的规范性也越来越强。

风险投资是让资本去冒风险,股权激励是让团队和创业者一起为理想努力奋斗。

股权激励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哪一层?

股权激励的特征?作用?专属性质?

ESOP/ESO/SO/MBO这些股权激励主要形式差异在哪里?

如果要制定股权激励,“四定”(定人、定量、定价、定时)是怎么回事?

想知道更多关于股权机构的干货吗,敬请期待我们的中下篇!

关于华映资本

华映资本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领先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领域覆盖文化娱乐、消费升级、互联网金融、企业服务、数字营销等,投资阶段以A轮为主,上下延伸。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超50亿人民币,已投资企业超过100余家,投资案例包括艾德思奇、海蝶音乐、PP助手、51信用卡、500彩票网、微盟、开始众筹、聚橙网、童石网络、时空电动、金柚网等。华映资本投资以专注见长,致力于寻找国内优秀创业企业和创业者,与被投企业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