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即至,90分钟带你突破阅读赏析题型

 6huang 2019-04-18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草长莺飞;斜风细雨、雨过天晴、片片飞花落小径,万物皆洁齐而清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清明节。

在这万物复苏之际,人们踏着复苏的春草祭奠家里的先辈,扫一扫坟上的落花,洒一杯浊酒,诉说生者的喜怒哀乐。芳草诉不尽,情长嫌纸短。逝者已逝,生者向前。所以清明也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徜徉在春天的怀抱里,沐浴着春风,是圣人的所愿也是凡人的向往。

春短易逝,花开易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越是美好的时光、事物,越担心失去;但时不我待,岁月无情;所以就有了春愁、春思。

    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最有名的

莫过于唐代文学家杜牧的《清明》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果让大家来赏析这首诗

大家会怎么做答呢?

有的同学会答: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这是简单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了诗中画面,相当于把这首诗翻译了一遍。

但有的同学会答:

第一句描写清明时节的情景、环境、气氛;

第二句写人物,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愁绪,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

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寻一个小酒店,歇歇脚,避避雨;小饮几杯,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散散心头的愁绪;

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

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这两个答案的高低好坏,立见分晓,第二个答案在语言、思路的完整性、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上都比第一个高出好几个档次。所以,如果这是一道考试题,我们都希望大家能写出第二个答案。


在清明小长假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当遇到阅读理解中的赏析题时,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思考、怎么措词、怎么整理语言,才能让我们的答案无限接近标准答案,不给阅卷老师扣我们1分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