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悲歌悍将:他战斗力爆表,却因逞能毙命

 茂林之家 2019-04-18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偏偏有人不信邪,仗着自己一路走来的打了不少的胜仗,最后却功亏一篑,成为一代悲歌悍将。一个人再怎么厉害,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都会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轻则损兵折将,重则身死他乡,成为后人凭吊的对象。

在晚清时期,风起云涌,江山辈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拥有四万万人口的大清王朝突然倾塌,成为列强们肆意宰割的对象。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大量破产,以农立国的大清朝已经根基不稳,摇摇欲坠。清文宗咸丰元年,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在广西金田村起义,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也是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从南打到北,从根本上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在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过程中,清军的八旗子弟兵屡战屡败,已经阻挡不了太平军的前进步伐。后来,由于湘军的异军突起,成为太平军最大的敌人,而本文的主人公李续宾就是出身于湘军的统领。

李续宾,字如九、克惠,号迪庵,湖南湘乡人,贡生出身,早年师从罗泽南,后来协助其师罗泽南办团练,抗击土匪和流寇。在咸丰三年的时候,追随自己的恩师罗泽南离开湖南前往江西作战。

李续宾自幼就臂力过人,善于骑射。历史记载:“续宾奉父命往佐之,令将右营,泽南每战,续宾皆从。”就这样,李续宾很快就成了罗泽南的得力干将,随着战功得到不断的晋升。在多次与太平军的交手之中,李续宾是越战越勇,官职也是越来越高,在其老师罗泽南战死之后,就取代了老师的位置,成为了湘军的重要成员之一。

在《湘军志》一书中,将李续宾列为湘军“第一悍将”,而曾国藩对他的评价则是:“至於临阵,专以救败为务。遇贼则让人御其弱者,自当其悍者。分兵则以强者予人,而携弱者自随……军中每言肯携带弱兵,肯临阵救人者,前惟塔齐布,后惟续宾。”

在李续宾的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先是在武昌城下戏耍翼王石达开,搞得翼王石达开很没面子。后来,带领队伍攻破九江,让林启荣等一万七千多太平军将士全军覆没。之后,李续宾更是连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座城市,一直打到了三河镇。

这个时候的李续宾,意气风华,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太平军已经不足为虑,任何人都阻挡不了自己的前进。然而就是在三河镇,李续宾带领的五千人马陷入了太平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被太平军来了个瓮中捉鳖。李续宾派人四处求援,可惜的是,附近的援军都因为李续宾平日的目中无人,没有一个人愿意来救,最后只得慷慨赴死。

晚清一代悲歌悍将:虽战斗力爆表,与太平军鏖战数年,得到了战功无数,但因为最后逞能和轻敌,丢了自己的卿卿性命,真是可惜可叹了!大家说是吗?

参考资料:《湖南人物年谱》·傅耀琳;《湘军志》·清·王闿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