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和公司,他们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将公司做大做强,有的甚至走向了世界贸易的舞台。 我们都知道,中国企业进入世界贸易中尚晚,许多公司都是后起之秀,所以在面对和外国人的贸易中,往往要依着外国人的习惯和心情来。 其中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公司的名称。我们细数当下的几大知名公司,比如联想的商标是:Lenovo,腾讯的名称是:Tencent,或者是手机中的vivo、oppo、oneplus等等。 这些公司在起名的时候,首先照顾的是外国人的阅读习惯,方便老外阅读。甚至在这些公司里的主管们,也都有一个外国的名字,比如马云的Jack,李彦宏的robin。 如果是为了和外国人便捷地谈生意,起一个外国名那是无可厚非,但国内还有许多公司单纯是崇洋媚外,没有什么跨国业务还要把公司起一个“洋文”,甚至要求在公司内员工要互相叫着英文代号。 不过,还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使用中国本土的发音,不去迎合老外的发音方式,直接用汉语拼音作为公司的商标,这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华为公司。 华为,作为中国通讯行业的龙头老大,有着相当雄厚的资本、科研实力,本来的主要产业是通讯网络设备,这些年也开始了自己的手机业务。 如今,华为手机的市场遍布世界各地,许多外国人都用上了中国制造,这也算是我们的一大骄傲。但是,在老外的心目中,他们虽然知道有华为手机这一品牌,可对于华为的商标一直有着很深的困惑。 HUAWEI在中国人看,就是习以为常的拼音,可到了外国人的嘴中,就出现了各式各样奇葩的发音,“who are we”、“wa we”、“wa wai”等等。 最近几年,华为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在未来的5g标准上也抢夺了一席之位。许多网友觉得华为敢这样起名,就是因为两个字:自信。 有在国外留学的网友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自己在德国上大学的时候,许多中国学生本来根本没有英文名,但是为了方便教授提问,强加给自己一个英文名。 而一些日本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他们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叫错自己的名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用,绝对是对民族文化的背叛,自然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其实,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产品质量,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起一个再好听的名字,也不会有人能够记住。而华为一开始就朝着发展产品的方向努力,并且做到了今天的地位,至于方不方便他们老外发音也就无所谓了。 最近的华为处在风口浪尖之上,被西方联合封堵,但是,我们相信华为的实力,一定能勇克难关,再夺一城,华为华为,中华有为。
|
|
来自: 为什么73 > 《人民必胜至道韬略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