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历史财富。”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说。他认为,随着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前提下,国企和民企都应该是同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未来中国企业不需要贴上国有、民营、私营、外资这样的标籤,而应该逐步淡化企业的所有制分类。” 傅育宁表示,40年前,中国没有私营企业,所有企业不是全民所有制就是集体所有制。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为私营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私营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迫使国企成为竞争的主体,导致大批国企破产和员工下岗,全国先后有超过8000万国企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为改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 傅育宁认为,中国的渐进性改革,是人类近代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改革事件之一。他希望,未来要逐步淡化企业所有制分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做到所有企业都处於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中,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