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黄丨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文冠厚朴 2019-04-19

四月中旬去顺义汉石桥湿地观鸟,在河边的一块荒地上,第一次见到开黄花的地黄,整个花冠都是橙黄色。日本学者岩崎灌园《本草图谱》中绘有两种地黄,一种花冠为常见的紫红色加黄色,另一种便是这花冠全黄的品种。

↑开黄花的地黄,非常少见

↑地黄,图自岩崎灌园《本草图谱》

每次看到地黄,都会想到“六味地黄丸”。小时候看电视,从广告里知道了很多中药,诸如川贝枇杷膏、乌鸡白凤丸之类,六味地黄丸是其中之一,印象很深。那时不知地黄为何物,以为是多么罕见的药材。前几年我才正式认识了它,就在颐和园后山的荒地上,遍地都是。当时感叹,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地黄啊!

一、晴雯的药方

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是玄参科地黄属下多年生草本,地黄属下现知六种,均产于我国[1]。其外形的特点是花、叶和茎上都是柔毛,其筒形花冠也引人注目,里面的花蜜可供食用,《植物名实图考》载:“余尝寓直澄怀园,阶前池上皆地黄,小儿摘花食之,诧曰蜜罐。” [2]

对于地黄的外形,《本草纲目》有详细的描述:

其苗初生塌地,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似小芥叶而颇厚,不叉丫。叶中撺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如羊蹄根及胡萝卜根,曝干乃黑,生食作土气。[3]

在《尔雅》中,地黄名为芐(音户),此外它还有很多别的名称,如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为何会有这样的名字?如果你见过地黄的花苞,你就会同意《中华本草》的解释:“其欲开之花蕾末端略膨大若乳头,形似而喻之为牛奶子、狗奶子。”[4]

↑地黄花蕾

地黄的药用部分是其块根,鲜时呈黄色,古时用以染黄,“地黄”之名即由此而来,其别名“地髓”也以地下根茎得名[5]

按加工方法,地黄可分为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三种。鲜地黄即刚出土者,乘鲜储藏于沙土中;鲜地黄晒干或者烘干,颜色由黄而黑,就得到生地黄;生地黄蒸过之后再次晒干,就是熟地黄[6]

《神农本草经》上品载“干地黄”[7],可能包括生地黄和熟地黄。以上三种疗效略有不同,在与“血”有关的功效方面,鲜地黄清热凉血,生地黄凉血止血,熟地黄则滋阴补血[8]

地黄块茎,图自岩崎灌园《本草图谱》

六味地黄丸用的就是熟地黄。所谓“六味”,指的是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这六味药,地黄为“君药”,起主要作用,故其名单列,以突出重点。根据九芝堂六味地黄丸包装盒上的介绍,该药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红楼梦》五十三回讲晴雯带病连夜缝补孔雀裘,以致“力尽神危”,王太医把脉,诊断为:“劳了神思。外感却倒清了,汗后失于调养,非同小可。”于是换了一副药,其中便有“茯苓,地黄,当归等益神养血之剂”。此处的地黄当是熟地黄。

地黄功效如此,东坡晚年曾亲自种植,熬制汤药以自我调养,其《地黄》诗云:“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齐民要术》中载有种地黄之法,说明唐以前,黄河流域已开始人工种植。据吴其濬介绍:“地黄旧时生咸阳、历城、金陵、同州。其为怀庆之产,自明始,今则以一邑供天下矣。” [9]后来,“怀庆地黄”干脆成了地黄的别名,见于《中国植物志》和《全国中草药汇编》。怀庆为今河南焦作等地,旧有“四大怀药”之说,地黄是其中之一,另三种为山药、牛膝和菊花。

地黄为怀庆人带来可观的收益,吴其濬说:“怀之人以地黄故,遂多业宋清(唐代药商)之业,而善贾轶于洛阳……千亩地黄,其人与千户侯等;怀之谷,亦以此减于他郡。”但其种植也不易:“植地黄者,必以上上田,其用力勤,而虑水旱尤甚。”[10]

二、采地黄的人

地黄的根块可入药,亦可煮粥。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云 :“宜用清汁,入盐则不可食。或净洗细截,和米煮粥,良有益也。” [11]地黄苗也是可以吃的,古人采以为蔬,也可作羹。《本草纲目》引唐代药物栽培著作《山居录》云:“地黄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人。”[12]《救荒本草·地黄苗》:“采叶煮羹食。”[13]

地黄煮粥、作羹的历史可能比它药用的历史还要早。许慎《说文解字·芐》引《礼记·公食大夫礼》云“鈃毛:牛藿,羊芐,豕薇。”其古文经原文为:“铏芼,牛藿,羊苦,豕薇。”王念孙据此认为“苦”与“芐”通,此处均指地黄。[14]这是国君招待大夫时的饮食之礼,羹要放在“铏”这种小鼎中,不同肉类作的羹,搭配的蔬菜也不同:牛肉羹放藿(豆叶);羊肉羹放芐(地黄);猪肉羹放薇(野豌豆苗)。既然藿和薇均为蔬菜,推测这里的“芐”当是地黄的嫩苗。为何羊肉羹要放地黄苗?难道是为了去膻?

地黄可入药,可做菜,还能喂马。唐白居易《采地黄者》“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是说马儿吃了地黄,毛色油亮,光彩照地。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农民采地黄以换粮度荒: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春季大旱,秋日早霜,小麦和稻子都颗粒无收,到了岁末,家中连“口食”都没有了,只好去野外挖地黄。“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说明采地黄的艰辛,也在暗示挖地黄的人太多,自然灾害几乎是群体饥荒的代名词。“白面郎”指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如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麤(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卖地黄以喂马,换回马吃剩的粮食来活命。采地黄的人和卖炭的老翁一样:“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冒着风霜去荒野,夜幕时背着箩筐来到大户人家,轻叩朱门,低声问:可不可以用这半筐地黄,换取君家马儿吃剩的小米?可怜我家中老小,都还饿着肚子,等着我回去……

娄旭摄于故宫,授权发布


[1] 《中国植物志·地黄属》http://frps./frps/Rehmannia。

[2]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华书局,2018年,第257页。

[3]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地黄》。

[4] 国家中药管理局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七册,第376页。

[5] 《中华本草》,第376页。

[6]《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上册,第349页。熟地黄蒸时还会用到酒,见《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地黄》:“时珍曰∶近时造法,拣取沉水肥大者,以好酒入缩砂仁末在内,拌匀,柳木甑于瓦锅内蒸令气透,晾干。再以砂仁酒拌蒸晾。如此九蒸九晾乃止。盖地黄性泥,得砂仁之香而窜,合和五脏冲和之气,归宿丹田故也。今市中惟以酒煮熟售者,不可用。”

[7](日)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第9页:“干地黄,一名地髓。味甘寒,生川泽。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

[8] 《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上册,第349页。

[9]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第257页。

[10]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第257页。

[11] (宋)林洪:《山家清供》,中华书局,2013年,第32页。

[12] 据张固也、李辉:《<山居录>——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专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九卷第4期,《山居录》又名《山居要术》,作者为王旻,编撰于唐玄宗天宝后期,讲述药、菜、果木、花草、竹木的种植技术。《山居录》收于元人所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现藏国家图书馆,该版本为现存唯一版本。

[13] (明)朱橚著,王锦秀、汤彦承译注:《救荒本草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30页。

[14]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第317页。郝懿行从之:“《广雅疏证》辨之极当,云‘苦’乃‘芐’之假借,非以其味之苦也。”见(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中华书局,2017年,第751页。

作者简介:江汉汤汤,企业职员 / 中国美术馆志愿者讲解员 / 自由撰稿人,个人公众号“古典植物园”,现居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