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逸于山野,声名在人间——地黄

 zzm1008图书馆 2022-07-03 发布于上海

枫林植物


孩童欢喜把花嘬

贫民采根换残粟

见人间百态

愿择山野而居

安静的孤放

一身自在


春末夏初的北方野外,光秃秃的岩石缝里或水泥墙垣间,时不时会看到一小株低矮的植株,开着美丽的紫红色小喇叭花。它们不在道旁松软的泥土里扎根,偏偏捡那石壁上的砾石丛中立足,甚是让人好奇。同行的朋友介绍,那是稀松常见而又声名显赫的地黄。初听“地黄”二字,还是让人一脸迷茫,但如提到“六味地黄丸”,就耳熟能详了。


地黄是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可谓历史悠长。在最早的辞典《尔雅》中,地黄叫“芐”(hù),首次以地黄之名记载的,是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称地黄“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久服轻身不老”。关于地黄的名称由来,有多种说法,最可靠的一种是,其药用的根茎位于地下,且呈黄色,故名地黄。


每年南方二月,北方要到四月,当温度达到10℃以上时,地黄发芽。深青色的叶片贴地而生,形似莲座,与车前草相似,但是有毛无光泽;清晰可见的叶脉在粗麻的叶面上深陷,留下一道道沟壑。地黄的茎从叶中撺出,高可达30cm,茎梢生出四五朵紫红色的小筒子花。这些花在未开时,花蕾呈长筒形,形状有点像动物的乳房,所以地黄又有“婆婆奶”“牛奶子”的别称。


地黄的花瓣在边缘处裂为5枚,上缘2枚,下缘3枚。初开之时,花瓣平展,慢慢的会向后反卷,整个花筒中间也会微微向下弯曲,而花口则略朝上,像古时用牛角制成的小号角。地黄花开到一半,未开败之时,花筒中会积攒少量但很甜的花蜜。


此时,摘一朵地黄花,从花筒的底部把花蜜滋溜滋溜地吸出来,是许多人小时候的一大念想。有人说,以前在北京长大的孩子,都懂得“嘬地黄”。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濬在其编著的《植物名实图考》中也有相关记载,说:“小儿摘花食之,诧曰蜜罐”。所以民间又把地黄称为“甜酒壶”“蜜糖罐”。


地黄的根、叶、花、果均可入药,最主要的药用部位是它的地下根块。《本草纲目》中描写了分辨地黄好坏的方法:将生的地黄浸入水中,沉者最好,其次是半沉者,浮者最差。地黄炮制方法不同,性味及用途也大为不同,据此可将地黄分为三类,即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鲜地黄是新鲜的根块,鲜地黄晒干则为生地黄,熟地黄需经九蒸九晾等程序炮制而成。生地黄性大寒,而熟地黄性微温,两者不可错用。六味地黄丸就是用熟地黄为主药,配以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五味药材制成,能滋阴补肾。


在我国,地黄的药用和食用历史都非常的久远,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地黄的栽培也早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地黄的主产地一直在山西、河南、山东等黄河中下游区域,其中又以河南怀庆(今焦作沁阳市)最为有名。自明代开始,形成怀庆“以一邑供天下”的局势,因为其出产的地黄被公认为品质最佳。怀庆地区所产的地黄叫怀地黄,是当时供奉宫庭的“四大怀药”之一。


正因为地黄作为中药和食膳之材用途广泛,古时采地黄、种地黄成为民众的一种经济来源和生活支撑。白居易的《采地黄者》记述了灾荒年间,贫苦大众起早贪黑地采地黄,拿到大户人家去换取吃残的马料维持生活,而这些大户人家却用地黄去喂马的情节。“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反映了中唐时期的贫富差距和悲惨的社会现实。


地黄浑身布满了细毛,而另外一种几乎无毛的植物却叫毛地黄,似乎应将二者的名称互换一下更为妥贴。不过二者的区别很大,非常容易辨认。毛地黄原产于欧洲,植株比地黄要高大许多,约60至120cm;其花颜色多样,花冠内侧有明显的斑点,每一杆花莛上井然有序的排布着几十朵如铃铛一般的花朵。毛地黄常用于花境造景,一串串的亭亭玉立,甚是热闹。


野生的地黄,越是贫瘠的地方,越是其喜爱的立身之所,山野石沟、空旷屋脊或残破砖墙常可寻得它们的身影。也许正是这种随遇而安、一身自在的心性,方能吸大地之精华,成药材之大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