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和肠胃胃病胃炎,民间老中医的经验良方,老中医教你使用这道良方

 我是圭水 2019-04-20

民间老中医的经验良方,胃肠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肯定是息息相关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工作,不是饥饱不定,便是应酬不停,很多胃肠疾病也在此时悄悄找上门。疾病叩门而入,该如何抵挡?中医又是如何调和肠胃的?村医同学们,赶紧和小编一起来见证一下这剂汤药的神奇吧!

胃肠病自检,你知道如何做吗?

经常有人出现各种胃肠病症状都没有在意,多数是不知道自己患有胃肠病。现在小编教大家从以下一些饭后不明显的症状中自检,尽早发现胃肠疾病并及时治疗。

1.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4.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这类情况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5.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近期才出现,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因为有可能是胃癌。

6.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7.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这种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12g,干姜9g,黄芩9g,黄连3g,人参9g,大枣4枚,炙甘草9g。

功用: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但满而不痛(此为无形之寒热互结,若满且痛,则是痰气互结或是水气互结的有形之邪,治以小陷胸汤),或呕吐,肠鸣不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解:

此方所治之痞,原是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入内,以致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本方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半夏味辛,性温,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干姜辛热以温中散寒,二药辛温散寒邪。黄芩、黄连苦寒以泻热开痞,泻湿热,祛热邪。上四药合为祛邪药组。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脾虚,缓祛邪药之峻猛,共为扶正药组。《医方考》曰:“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已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之虚。”

配伍思路:寒热并投,扶正以助祛邪。

现代应用:部分胃炎。

附方

生姜泻心汤

材料:生姜12g,干姜3g,半夏9g,黄芩9g,黄连3g,甘草9g,人参9g,大枣4枚。

功用: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主治:水热互结痞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

甘草泻心汤

材料:甘草12g,黄芩、人参、干姜各9g,黄连3g,大枣4枚,半夏9g。

功用:和胃补中,降逆消痞。

主治:胃气虚弱痞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胃气虚弱、不能腐熟水谷),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黄连汤

材料: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各9g,人参6g,大枣4枚,半夏9g。

功用:寒热并用,和胃降逆。

主治:上热下寒证。胃中有热,肠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本方证上热下寒,上热则欲呕,下寒则腹痛,故用黄连清上热,干姜、桂枝温下寒,配合半夏和胃降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