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题丨如果你的面前有阴影,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被打上马赛克 2019-04-20

中考数学
助力轻松升学!

4

19

周五

每 日 一 题

习题及答案解析

初一习题

已知a、b互为相反数,非零数b的任何次幂都等于它本身.

(1)a=_____,b=_____;

(2)a2017 =______,b2017=______;

(3)求

初二习题

如图,在△ABC中(AB>BC),AC=2BC,BC边上的中线AD把△ABC的周长分成60和40两部分,求AC和AB的长.

初三习题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对角线AC、BD交于O点,E为AD延长线上一点,DE=2,直线OE分别交AB、CD于G、F。

(1)求证:DF=BG;

(2)求DF的长;

(3)若∠ABC=60°,求tan∠AEO。

要做个乖宝宝...

做完才可以看答案哦~

爱你们。

【答案】(1)-1,1;(2)-1,1;(3)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非零数b的任何次幂都等于它本身可求出b值,再结合相反数的定义求得a;

(2)将a、b值代入计算即可;

(3)先将a、b代入,再进行变形:提公因式后将每一项拆成两项之差,即可计算出结果.

【解析】
(1)∵非零数b的任何次幂都等于它本身1,

∴b=1,

∵a、b互为相反数,

∴a=-1.

(2)a2017=(-1)2017=-1,b2017=12017=1;

(3)将a、b的值代入得:

原式=-1×(

=-1×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和相反数的意义及代入求值.解题的关键有两处,一是分析“非零数b的任何次幂都等于它本身”得出这个数为1,从而确定b值,二是在(3)问中要应用裂项相消法求值.

【答案】AC=48;AB=28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设BD=CD=x,AB=y,则AC=4x,然后分AC+CD=60,AB+BD=40和AC+CD=40,AB+BD=60两种情况分别求出x和y的值,然后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是否都符合条件.

试题解析:∵AD是BC边上的中线,AC=2BC,   

∴BD=CD,   设BD=CD=x,AB=y,则AC=4x,

分为两种情况:①AC+CD=60,AB+BD=40,  则4x+x=60,x+y=40,  解得:x=12,y=28,

即AC=4x=48,AB=28;

②AC+CD=40,AB+BD=60,  则4x+x=40,x+y=60,  解得:x=8,y=52,

即AC=4x=32,AB=52,BC=2x=16,  此时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综合上述:AC=48,AB=28.

考点:(1)、中线的性质;(2)、分类讨论思想.

【答案】(1)见解析;(2)DF=1;(3)

【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OD=OB,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OBG=∠ODF,故可得出△BGO≌△DFO,进而可得出结论;(2)过点O作OK∥AD,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OK的长,再判定出△DEF∽△KO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3)过点O作OH⊥AD于点H,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DO=30°,∠OAH=60°,设OH=x,则DH=x,AH=x,再由AD=4可得出x的值,进而得出结论.

本题解析:

(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OB=OD,AB∥CD,∴∠OBG=∠ODF.

∴△BGO≌△DFO(ASA),

DF=BG;

(2)DF=1.

(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

|标签:中考数学   备战中考   每日一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