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九章

 玄一山人 2019-04-20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九章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九章

原文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关键字

盈:满、饱满、溢出。

己:止、罢了、停、终止。

遂:伴随、同时、顺从、遂愿。

咎:过失、罪过、内疚。


解读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满招损,谦受益”,此乃自然之理。器盛物过于盈满,必有倾失之患;器物中空,则可容物受益。既知盈满易失,不如宁欠勿足,适可而止。

这句经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任何事情、任何物品、都不能太满、一旦满了之后、就没有后退任何余地了。

做人;要做到刚刚好、差不多、适中。不要出现对他人非常好、好的不得了、结果你再也没有可以对他再好的余地了、因为你的好用完了。当某一天你只要没保持往日的对他的好的时候、他会认为你对他不好了、变心了、他不但不会感谢你、还可能会责怪你、因为他已经依赖于你对他的好成为常态。

做事情也是、你做到了超出了本该有的标准、出现了逆反效应、并且失去了可控性、导致超标严重、而遭受损失。当你的财富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你的思想、行为可能会彻底改变。而这种改变首先从“奢靡”“腐败”“淫秽”开始的。最终会把你送上一条不归路、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众叛亲离。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每天都在发生?故而;“不如

其 已”多么的重要?这能救你的命。

作为修行之人更是重要;抱着满世俗欲望去修行、本身就是背道而驰的。如果弄巧成拙、反作用力造成的伤害更大、实不可取、要保以守中。不管是做人、做事、修行、都要保持好一个亏虚状态、虚静状态、不可盈满。凡事不可自绝后路、否则无以退还。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揣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刀剑磨得过于锋利,最易锉钝,伤其锋刃。人若锋芒毕露,亦必受挫,不得常保。

不劳而获,以至金玉满堂,必有不义,这些金玉必招祸患,不能常保。

什么事情可干、什么事情不可干、判断它的工具是“道德”。有些事情很棘手、

你没有能力去驾驭、你消化不了。这时候你还非要强行让自己去接受这个事情、

那么这个事情会给你找来很多麻烦、会让你千疮百孔。

在做人层面、你性格过于强硬刁钻、也是惹事的祸根。即便是因为你的强硬刁钻而获得了一些利益、这个利益也不会长久、甚至会带来麻烦。

在战略方针、设施设备方面、你认为你的防御能力、竞争能力、攻击能力一流、所以你认为这可以一劳永逸。但、当你在给对方展现你的能力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你的战略方针、设施设备已经开始下降的时候。即便你拥有再高超的顶级竞争力、也要时刻注意隐藏、不要锋芒毕露、不到不得已而不去显摆、否则安全不保。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这句话使用率最高、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见这句话。但我们往往是把这句话连起来说的、目的是祝愿之意。而实际上、如果金玉满堂的时候就是要衰亡的时候、从古至今无不如此。

身处富贵,最易骄肆。须知富贵而骄,必遭众人所恶,咎祸自出、莫之能守。

人人都需要财富、都希望财富万贯、都想成为富翁。而富翁则一直想办法把自己变成穷人、一直在努力的让自己平凡、为什么?凡是成功的企业家、财富大亨、他们在积累到一定的财富之后、他们要干的事情就是、将财富回向于大众、积德行善、服务社会。为什么?因为任何事情都需要返璞归一、只有这样才可守住。人不能只在于物质上的富有、还应该注重精神上的富有、做到精神与物质同步升华。这时候的金玉满堂方能守之。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凡是任何事情在衰败时、都会有其特殊征兆。膨胀是消亡的前奏、收缩是膨胀的开始、有无相生、相辅相成、相伴而行。

怎么才能控制不让事物发展出现极端的“收缩和膨胀”“膨胀和消亡”呢?这就是需要在你发展过程中的“中和”的把握。把握好了“中和”、即是延缓了消亡的时间、即是长保。否则、你不但因富贵而骄消亡了所有财产、还带来了无穷的祸端、遗憾终生。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相信大家见过很多了。所以富贵而骄必遭祸殃,万事万物、绝不可富贵而骄。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成名遂,已达顶点,退身于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善终其功,善全其名,避免咎祸。

不要不知趣。这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变。时代更迭、社会进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要老是觉着缺少自己地球不可运转;要懂得“功遂身退”、该退让的时候要退让、退让本身就是另一种进步。一旦你退隐、你将会名利双收、人生则以圆满。此为天之道也。

这里关键字是“遂”、几乎所有“道德经”的解读者都没有强调这个字的重要性、这是个遗憾。如果对这个字没有充分的认知、你就会理解成“功随身退”。“随退”和“遂退”完全不同。

为什么不是“随”?如果被辞退、劝退、开除、就可能是“功随身退”、甚至可能是“功不随身”。即便(功“随”身退)也是被动而退、不是自然而退。功会不会给你、这根本不取决于你、给不给、都是别人说了算。

而“人贵有自知之明”就告诉我们、要知道“隐退”功成身退、而则“功遂身退”。这时候你的“功”与“身”是自然同步的“遂退”、还是“名”与

”身”的再度升华。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之妙用。所以;凡是天之道、即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即是和谐之道。


总结论段(原创)

 知难易、明进退。

利有钝、弱有强。

盈则亏、失则补。

富而谦、贫而坚。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九章


本章为《道德经》解读之第九章、请阅读第十章...

道德经解读:玄一山人

百度:玄一山人更多著作...


作品受版权保护、转载注明处出!

--中华国学独立研究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