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精聊:逝去个沪上公交俚语...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9-04-20

海是中国最早有公交车个城市,1908年3月从上海英租界静安寺开出了第一辆有轨电车

时处清代,国人无论男女都留有辫子,看到车个上端有一根集电杆,于是俗称“辫子车”。有轨电车采用脚踩个金属声开道,又被称为“铛铛车”,后来有了儿歌“叮叮铛铛呀叮铛”之句。有轨电车以地面2条钢轨为电流个回路,路轨是固定个嵌入式,行驶循轨蹈矩无法逾越,包括打弯都得由路轨“强迫”。由此,把老年人额部个皱纹也称为“电车路线”,因其外形相似为基本平行个凹纹。


1914年1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辆无轨电车从上海东新桥(延安路浙江路)驶出,其架空线是2条,地面呒没路轨,车子可以比较随意个靠边停站或者行驶中央。上海人就拿讲话随意勿靠谱,称为“开无轨电车”,此语一直流行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期间,无轨电车经常性出现集电杆脱离架空线,尤其是打弯辰光,形象个称为“翘辫子”。清代男人也梳辫子,刽子手杀人时要拿辫子提起,翘辫子也就成为杀头个同义词,以此借指电车停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无论电车还是汽车都是舶来品,中国呒没制造能力,连汽油都极其匮乏。一度,公共汽车采用烧煤炭挂拖车,烧煤气顶橡皮囊。车辆经常性故障停驶,上海人借用航运词汇叫做“抛锚”。还称搿样个老车子为“老爷车”——开开停停,甚至还需要乘客下车推哩!当年个“老爷”是指吃勿起苦个人,而现在个“老爷车”则是“经典车”。此外,又有说法:“牛皮勿是吹个,汽车勿是推个”。

小汽车曾经被称为轿车,源自古人坐轿子。儿童歌曲:“小汽车啊真漂亮,真啊真漂亮,嘟嘟嘟嘟喇叭响”;教幼婴儿对小汽车个叠音称谓是“嘀嘀—叭叭——呜呜”。因为,汽车装个是气喇叭,所产生个音响效果基本如此。

当年生活水准低下,市民往往舍勿得乘坐公交车,还习惯农村个以步代车。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公交车票价是递进制,精明个上海人会算计一下,少乘坐一两站可以省几分钞票。有个人干脆采用走路,戏称“11路车”,两条腿如同“11”迈步。实际上,现在绕人民路和中华路个11路无轨电车“环城(老城厢)”,也是上海经典个公交线路。一度称骑自行车是“两个轮子”,而坐汽车是“四只轮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乘车难”,尤其是上下班时段,车厢里超级“超载”,一个平方站10多个乘客,挤得堪比沙丁鱼罐头。上海人告咾会拿搭乘公交车为“轧车子”,可能来自儿童个弄堂游戏“轧煞老娘有饭吃”。其间,上下班时段基本上每站有一个“关门员”,将吊车个硬劲个推进车门,勉强个把折叠门合上,再拍车门高声告知驾驶员:“好开啦!”当时人常感叹,轧车子比上班还吃力。运道好能够赶上机会,称为“轧上末班车”。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私家车进入家庭。一度被称为“屁股冒烟”,即看到小车个尾气排放,而嘴上冒烟则是指抽烟。旧时乘坐出租车叫做“坐强生(公司)汽车”,现在是叫“拉差头”“打的”;乘坐轨道交通至今还呒没新个替代说法。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http://i.mtime.com/2208617/blog/79619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