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半梦书斋 2019-04-20

“天,至高无上。”—东汉.许慎《说文》

“天人合一”的天,即是宇宙、大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寿山石作为“中国国石”,历经数亿年沧海桑田,色彩、纹路和肌理,一直以来都是这个石种受人喜爱的原因;而在寿山石“福州工”着意雕刻的几个世纪历史中,“敢于不刻”的艺术雕刻形式,不失为“天人合一”最为顺其自然的格调手法。

诚然,在选择把玩寿山石中,并非都要选择原石和素章,有些时候欣赏简胜于繁、天人合一的寿山雅石艺术品,亦是十分生动。

留白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郑则评 | 芙蓉石 旭日东升章

此件作品中最为抢眼的为丹砂聚集所成之红晕,作者随形就势,将之雕作童子、高士同观日出之景。丹砂聚集处刻为红日,四周白色则为山石云海。飞鸟、“云霓”均被“旭日”晕染点点红光。童子、高士亦沐浴于红光之中,动态十足,石下任其留白,登高望远的意境不言而喻。所塑形态与此石之色美、质美相得益彰。

借色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陈达这枚荔枝洞石暗香薄意章,构思精巧,空灵秀丽,运用一抹朦胧黄色,让人一看梅花,就浮想到“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眼前的景象犹如月下梅影的孤清境界。这样空灵的意境,只看一面所雕的梅花,没有月上眉梢,似乎不够完整,但若是雕刻了一轮满月,又没有了猛然感悟到的惊喜,故而这种意犹未尽之意,勾起观者无限遐思。

不刻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前面两件作品给予人的感触如此丰富,而人力雕琢的成分,在这两件作品上并不主导,运用石的天然之美,寥寥但却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但而在我们看到这一件郭懋介的“牧归”时,可能会有更强烈的感觉:

在整个章体所构成的画面上,郭懋介所雕刻的人物、牧牛只有寥寥数刀,以阴刻入刀,简致到了极点。刀刻在这件作品上痕迹少到近乎可以不计。但旗降石原本的石色、纹路,却在这种技巧的“点缀”下,瞬间上升到了一副描绘暮色降临,农人归牧的水墨世界。

天人合一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对于雕刻师来说,“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把握自然与人的关系,找到“石材”与“工艺”的最佳结合点,凸显出最佳的艺术效果,表现出最深远的意境。

作品不是静态的,而是能与玩赏之人,产生心灵上的共振。石材原本拥有的特质,顺石而为,随形之美,创作变得无拘无束。这样的手法,好比一篇文章,形容出了一种气质,却没有细致的写,而仅仅是描绘一种的感觉。这种手法常能既使我们亲近熟悉,又似在梦中一般遥遥相对的,在使人感到亲昵的同时,又充满了神秘。

文学上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正与这种“不刻”带来的“释放”殊途同归、天人合一。观者在接触作品的一刹那,其在脑海中早已有了一片内心的画面,所有的联想也不再限于具体的刀法雕刻出的场景,而是在自己记忆和想象中最美的部分自由的驰骋。

诗歌书画之妙,异曲同工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如同旧诗中“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一句,也是同理。这代表了动人春色的“红”,到底是什么花呢?是桃花,芍药,还是美人蕉呢?

若不读诗论,我们也并不知道诗人所见的“花”,是一朵什么样的花。但我们在内心深处,可以想起自己在春季中见到的一朵绿叶中艳丽的花朵。那么这“红一点”,就打破了某一种花的局限,成为了所有“红”的代表。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郑则评 | 高山桃花冻石 渔舟小憩薄意章

这种想象,就沟通了我们对于诗句中春意的了然,引发的联想,远胜于长篇大论的说桃咏李。这也就是寿山石雕刻中,那些“不刻之妙”令人惊叹,又叫人不忍释手的缘故。下刀之处的画面,已对境地、观感做过描绘,而在某一个最重点,最华美的部分,则不去约束,反过来留给人心想象。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林文举作 高山太极石薄意方章

这样的手法,在绘画中则类似宋朝法常的绘画。这位禅画高手的画面简淡而隐约,他的画想要表现的是一种缥缈、平和的气氛,而不是山水本身。因此他的画作中“影淡若无”的情况才那么常见。他想要表达,并且让观者理解的,不是具体的现实世界,而是每个人在心中想象出的世界。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法常《远浦归帆图》

明代的徐渭曾经提出“舍形而悦影”的说法,舍弃具体的世界,而由心灵投射出的“影”来产生愉悦。朱良志说:“这五个字,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画创作的规律。”而对于高妙的雕刻者来说,脱离了刀法表现的约束,反而更方便使人借助寿山石天然的美感,去感受作品中投射出的心灵世界。

对于寿山石这样天生绚丽的石种,“不刻”的机会,比之其他色纹单调乏味的石品而言,真是大得多了。然而以微小而具体的“有形”之笔,去引导人们体悟浩渺庞大,难以用言语形容出的“无形“意境。

因而这种作品,不是有心有所感,品位独高的名手,是很难做到的。这不但需要对于石纹、石像的妙判,更需要旷达的心胸,这才能做到不以自己的见闻和刀笔强行束缚观者的心情。因此这一类的作品,也可算是寿山石雕刻中的“稀缺品”。

无为之为,不刻之刻

高山桃花冻石 素方章

因此,在寿山石的雕刻上,满工固然有其堂皇之美,也常常能给人带来震撼,但那却缺乏独藏秘珍的趣味。

唯有“天人合一”的作品,才会似一双纤雅的手,拉着观者向前,去品味一番细微曲折的幽独清味,欣赏石质最纯粹本质的天然之美。

谈石论艺话收藏

想看到更多寿山石精彩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