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亭序》这个字结构很独特

 自然雨 2019-04-21

一、“山”字精讲

(一)字形精讲

“山”字的字形比较简单,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就可以了。

1.在处理“山”字的笔顺时,要先写中间的一竖。

2.两个短竖(包含左边竖折中的竖)向中间合拢,分别从左右两边指向中间长竖的顶端。

3.两个短竖的长度,约等于中间长竖的一半。

4.“山”字左低右高,第二笔的竖折,折笔后向右上方大约15度左右行笔。

(二)章法精讲

“山”字与它上面的“稽”字的章法关系比较简单,就是纵轴线平行的关系。

二、“阴”字精讲

(一)字形精讲

1.“左耳旁”的要点。

“左耳旁”是上下高度相等的结构。以其中的折钩最下端为中点,一分为二,上下两部分的高度相当。

2.右半部分的要点。

(1)“阴”字的右半部分是上下高度对称的结构。

右半部分以第二个短横为中心,上下两部分的高度相等。

还可以继续细分,上半部分以第一个短横为中心分为两部分,下半部分以第四个长横为中心分为两部分。在这四个部分中,最上和最下的两个部分高度相等,中间两个部分的高度也相等。

(2)“人”字头下面的第一个短横,左右支撑起撇、捺,并以撇、捺的交叉点为中心,平分为二。

(3)竖与撇的交叉点,大概位于撇画总长的1/2处。

3.“左耳旁”与右半部分的呼应。

(1)“阴”字左低右高,右半部分略向左倾斜,倚靠在“左耳旁”的“耳朵”上。

(2)右半部分的长撇,与左耳旁第一个折笔中的笔画相平行,同时,撇梢正好对应“左耳旁”中最后出钩的位置。

(3)右半部分第四横的起笔处,位于“左耳旁”折钩中折的部分的下面。

(二)章法精讲

“阴”字与它上面的“山”字的章法关系也比较简单,就是纵轴线相交的关系。

三、“之”字精讲

(一)字形精讲

“之”字的写法和有关笔画的比例,可以参考前面第一行的“之”字,在之前的文章《<兰亭序>逐字精讲(7)——春、之》中,有很详细的讲解,这里不再赘述,主要讲一些这个“之”字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1.横折撇中的横和撇出现了笔画上的重合,即二者之间的空间距离被无限压缩。同时,为了不让这个“之”字显得太局促,撇捺这两个笔画之间的空间距离被加大。

2.横的起笔与撇的末梢之间的夹角,和撇的末梢与捺的起笔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体是相同的。

(二)章法精讲

“之”字的章法关系,主要体现在与它上面的“阴”字的关系,以及与它右边的“在”字的关系上。具体如下:

1.“之”字与它上面的“阴”字是纵轴线相交的关系。

2.“之”字的捺与右边“在”字的长撇也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