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与“五”女红竞巧又称女儿节

 修身庭 2019-04-2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它形成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端午的是开端、初之意,初五是一个月中的初始,在农历地支纪月中,顺序正月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故称五月初五为端午。端午原称端五相传是因唐玄宗是八月初五的寿日,宰相宋璟为讨好皇帝,上表为避讳字,而将端五的改成,故称端午节。又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有登高之俗,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又因通用,五月初五,五、五相重,故亦称重五节重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叙述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但古老的端午节民俗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其实在端午节民间还有插五端、吃五黄、吃五毒饼五毒、系五彩丝线,佩带香袋香囊等习俗。

   自先秦时起,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那时有恶五月之说。这是因夏季燥热潮湿人易生病,古代多有瘟疫流行。再加卫生不好毒虫繁殖咬人伤人,因人们有此信仰所以种种求平安,禳解邪灾的习俗应运而生。古时端午节时就有插五端吃五黄吃五毒饼系五彩线”“佩带香袋香囊等众多与这个数字联在一起的习俗。

  “插五端是指插挂菖蒲、艾草、葫蒜、榕枝和石榴花于门窗上以辟不祥。

   五黄、吃五毒饼是端午时的重要食俗。五黄指的是黄花鱼、黄瓜、蛋黄、黄豆、雄黄酒。易经术上认为,黄色可以解毒制煞。按祖国医学认为,端午的五月初五的中午,正值一年中人体的阳气最盛之时,黄鱼、蛋黄、黄豆(粽子内加入黄豆)都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黄瓜、雄黄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古代人虽有些迷信但却也知按节令保健养生。

   “五毒指的是蝎子、蜈蚣、蜘蛛、蟾蜍和毒蛇。五毒饼就是用雕刻了五毒虫图案的印模子,加盖在那时人们喜欢吃的玫瑰饼上而制成。吃五毒饼寓意把一切毒虫吃(消灭)掉,使它不再伤害人。

   从两千年前古人就有佩带香囊以除毒防疫去邪之习俗,端午节时更必佩带。香囊内装有雄香、桂枝、花椒、辛夷、丁香等中药,富贵人家要加装些檀香、麝香。从医药学看这些药确有一定祛病健身之效,古人除佩带还常放在床前及枕边。旧京时女孩们在端午节前常用棉织丝缎剪成多种式样,并用五彩丝线绣成王字或五毒虫等图案,年年有翻新可谓女红竞巧。女孩们还用凤仙花涂染在指甲上,因这些习俗端午节又有女儿节之称。(张 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