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灯之四

 圣贤教育666 2019-04-21

接上。

下面再看一看“虚邪”与肿瘤、癌症的一些关联。

问曰:虚邪深入久留奈何?

师曰:虚邪之久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

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

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

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

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随着風邪入里,客于脏腑又会出现哪些疾病呢?我们再往下看:

问曰:风客脏腑相传奈何?

师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受病,則各傳其所勝。

不治,灋三月若六月,灋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

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生死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

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爲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燔(一作”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欬上氣。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於肝,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脇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案若刺耳。

弗治,傳之於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案可藥可浴。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溺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案可藥。

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當此之時,可灸可藥。

弗治,滿十日灋當死。腎因之傳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灋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

问曰:何谓脏腑诸风?

师曰: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爲肝風。

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爲心風。

以轉(一作“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爲脾風。

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爲肺風。

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爲腎風。

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爲臟腑之風。

风各入其門户所中,則爲偏風。

風气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

風入係頭,則爲目風、眼寒。

飲酒中風,則爲漏風。

入房汗出中風,則爲内風。

新沐中風,則爲首風。

久風入中,則爲腸風飱泄。

外在腠理,則爲洩風。

问曰:脏腑诸风其状如何?

师曰:肝風之狀,多汗恶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其診在目下,其色青。

心風之状,多汗惡風。焦絕善怒(日赫),其色赤。(一作“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其診在口舌,其色赤。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支[肢]不欲動。色薄微黄,不嗜食。其診在鼻上,其色黄。

肺風之状,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欬短气。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膽風之狀,多汗頸肩胛脊惡風。背如有負,頭束口苦。目澀髎緊,嗌乾如刺。脇满食不消,人寅欬不已。診瞼青,卧不安,多夣而惊,心如縣。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满,兩脅脹(一作“失衣则胀”),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腦風之狀,卒厥不知人。魚睛相天,面青唇紫浮白。間風反弓,枕風耎跌。翳風拳拳立足,庭風頭如撞機,皆卒不知人。

經曰:皮毛,肺也;血脈,心也。筋膜,肝也;肌肉,脾也。骨髓,腎也。

此五臟之所以主者也。

故肺風,緃熱葉燥,則皮毛虛弱。薄著,則生痿躄也。

心風,緃气熱而束,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緃而不任地也。

肝風,緃气熱脈鬱,則膽洩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爲筋痿。

脾風,緃气熱膋肓焦,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爲肉痿。

腎風,緃气熱膏膜痺,膏膜痺則腰脊不利,骨枯而髓減,發爲骨痿。

腎風,人有病痝然如有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而少者,病生在肾,名爲腎風。其病生於腎故也。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也,心气痿者死。

问曰:有病肾風者,奈何?

师曰: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於言。實可刺,虚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病(一作“气”)必至。至必少气,身時熱。時熱從胷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苦渴,小便黄。自(一作“目”,当是)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欬(甚),病名曰風水。刺以足少陰厥陰,六陰之絡會,三日知,十日已。(一作“论在《刺法》中”)

(下文似乎是上文之解釋)

夫邪之所湊,其气必虚。陰虚者陽必湊之,故少气時熱而汗出。

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熱也。

不能正偃者,胃中不龢也。

正偃則欬甚,上迫肺也。

諸有水气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

夫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

眞气上逆,故口苦舌乾。

卧不得正偃,正偃則欬出清水也。

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則驚,驚則欬甚也。

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

薄脾,則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

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

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嘿嘿,看到没?

風邪致病,从最外到最里,一身之中无处不到。所生百病,几乎囊括了临床绝大多数常见疾病,更包括了很多现代医学中的疑难杂症。如肿瘤、癌症、强直等等等等。

这,才是所谓的“風为百病之长”。邪風所客,从浅入深,发病各不同形,故曰“百病”。也就是说,“風邪”,是很多疾病、杂病发病的“最原始的病因”。而不是仅仅说是“唯风能全兼五气”的那种肤浅的阐释。

呵呵,就这些吗?不,还有很多。以上不过是节选了一些从表入里的典型情况罢了。还要看吗?还有很多的,例如:

问曰:風伤形奈何?

师曰:風傷形而絡應之,絡之傳其血,而血傳之於原膜。原膜病而肌腠津液滯而不消,肌腠郁而核漠癳之。故,病則形拘憟而節痛臟熱。

问曰:风动奈何?

師曰:風動於燥,則頃陽無以宣龢。

風動於寒,則寒中氣以索骨。

風動水於暑,則潮熱四佈不禁。

風動於濕,則邪氣四布,煩懣而肤腠酸楚。

風動於火,則内熱凝滯,陰毒內結。

風動於陽,則營衛受幹。

風傳於陰,則臟气薄粘。

故,外衛受邪所幹,則動乎陽而搏乎膽。膽受幹,則上冒於顛。

故,風幹乎皮毛,而傳於肺。肺剋,入少陽,是以苦頭痛頸項也。灋以刺之絡脈,愈。

问曰:風邪致病如何?

师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太(一作“巨”)陽主气,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爲表裏,故得熱则上從之,從之則厥也。其治,則表裏刺之,以瀉陽補陰,飲之服湯,已。

風气於(一作“与”)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内眥。其人肥,則風气不得外泄,則爲熱中而目黄。其人瘦,則其風气外洩而寒,則爲寒中而泣出。

風气於(一作“与”)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气相干,其道不利。故衬肉(一作“使肌肉”)憤而有瘍,衛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所不仁也。

问曰:何谓厉风?

师曰:夫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

癘者,有榮气熱胕,其气不得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膚皮(一作 “皮肤”)瘍潰。癘凬,刺其腫上,已刺,鋭鍼刺其處,出其惡氣,腫盡迺止。
    问曰:何谓大风?

师曰: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

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把所有風邪致病的情况全部汇集起来,这里的所有引用,只为说一个理——说風,说風为百病之长。

所以,对于“風”的概念,现代的中医理论对其认知实在是太浅薄了。这也就必然导致对很多疾病的【病因】分析上,出现牵强附会,甚至是胡编乱造的情况。为了自圆其说,更是拼命粉饰,竭力掩盖自己的无知。

所以,病因已错,难道你还想得到有多好的治疗效果吗?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中医很多病都不能治的。或许大家看到这里,会欢欣鼓舞、热血沸腾,以为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呵呵,先给你一盆冷水。找到这个突破口,也就是你痛苦的开端。因为顺着利用经典、重回汉医的这条路走下去。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前面学习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等等东西,嘿嘿,可能有一大半都需要重新推倒的。呵呵,09年为了这个,咱可是“发抖”了好几个月的。终于,还是推倒了。嘿嘿,有敢走过来的没?

好了,“風”,就暂时说到这里。说完了没?没有。还有很多细分没有涉及。但有上面这些,对“風”的认识,应该够用了。

呵呵,看完了?那就好好思考一下“現代中医”理论中的一些东西吧。

下面说说“寒”。

同为“六淫”之一,寒邪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呢?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