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种音乐体裁应该如何区分?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4-21

学习器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很多不同体裁的作品,奏鸣曲,赋格曲,练习曲,幻想曲……这些不同的音乐体裁其实具有各自的表演目的、乐曲内容、音调节奏特色、演出场合等等。

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几个器乐作品体裁:前奏曲、奏鸣曲、协奏曲。

     

前奏曲
首先来说说前奏曲。前奏曲通常是简短的,通常作为另一个较大的音乐作品的序曲演奏。在17世纪,管风琴演奏家开始为构思严谨的赋格曲创作结构松散的序曲。最著名的前奏曲作曲家J.S.巴赫(J.S. Bach)为每首前奏曲赋予了特性。

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c Chopin)和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的前奏曲篇幅短小,自成体系,风格迥异,但往往能探索一种特定的情绪。肖邦创作的练习曲在结构上与他的一些前奏曲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而德彪西的两本前奏曲都有描述性的标题,反映了丰富情绪,这种特质在德彪西出色的管弦乐前奏曲《阿普雷斯-米迪-杜恩》(《牧神午后序曲》)中或许表现得更为完美。

           
                 德彪西于1893年在音乐沙龙演奏钢琴

20世纪创作的前奏曲和赋格曲中,最著名的包括俄罗斯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Shostakovich)的作品。各种各样的现代钢琴组曲(如作品25,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的十二音阶作品)也以序曲开场,这些序曲通常是单一主题的作品,意在唤起18世纪早期的精神和实践。

奏鸣曲
奏鸣曲,一种音乐作品,通常是为独奏乐器或小型乐器合奏而作,通常由两到四个乐章或小节组成,每个乐章或小节有一个相关的键,但有一个独特的音乐特征。

典型的奏鸣曲由两个、三个或四个乐章组成。古典奏鸣曲的大多数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的形式,通常速度很快;第二乐章通常是一个较慢节奏的对比;最后一个乐章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很快的。当有四个乐章时,一个更简单的舞蹈风格的乐章也包含在奏鸣曲中,通常是介于缓慢的第二乐章和终曲之间。 
    

协奏曲
协奏曲,大约从1750年开始,一种为乐器而作的乐曲,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通过交替、竞争、组合相互映衬联系。与奏鸣曲相似的是,协奏曲通常是由几个对比鲜明的乐章组成的循环,这些乐章在音调和主题上相互融合。

但是协奏曲和奏鸣曲在某些方面也有所不同。协奏曲遵循了比奏鸣曲更连贯的三个乐章,以快、慢、快为顺序。第二乐章往往不停顿地进入最后一乐章,而最后一乐章往往显示出对回旋的偏爱。但是,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音乐形式的区别都是次要的,在协奏曲中,独奏者和管弦乐队的相互关系中固有的对话,这段对话影响了独奏部分的本质。对话不仅影响着单个乐句的建构,而且影响着整个音乐结构。

协奏曲的类型,有单一乐章的协奏曲例如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还有为两三种独奏乐器创作的协奏曲,如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此外,还有结合人声与乐队而写的协奏曲,如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