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四大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茶香飘万里 2019-04-21

导读:

在我国的四大石窟中,如果去一较高下的话,真的是不分伯仲,无论是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佛教价值等等方面都是不可复制的存在,都代表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如果非的分出个伯仲,大概就只能在开凿的佛像的数量多少上才能一较高下吧,不过这样比较也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说到中国四大石窟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那么非洛阳的龙门石窟莫属了。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2014年5月1日,有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一尊历经千年沧桑的佛像,这尊佛像因拇指在长年累月的风化脱落,食指、中指间隙过大,与我们现在拍照时摆出的剪刀手极其的相似,故而被网友戏称为“剪刀手佛像”。尤其是最近几年网络社交和短视频app的火爆,龙门石窟的“剪刀手佛像”被更多的游客分享到网络,“剪刀手佛像”更是一跃成为新晋网红,龙门石窟火上加火,每年到访的游客不断的刷新着纪录。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由于龙门石窟地处于千年古都洛阳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而称为“龙门”。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的距离,现存至今2300余座窟龛,2800余块碑刻题记,10万余尊造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仅只有2厘米。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龙门石窟的开凿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最为集中的开凿时期还是北魏、唐朝。龙门石窟也成为了北魏和唐朝时期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当时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龙门石窟不仅展现了北魏时期至唐代期间,更是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从龙门石窟众多的佛雕中,可以发现北魏和唐朝两个朝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在龙门石窟的佛雕造像中会发现北魏时期的佛雕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采用的是平直刀法,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到了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在龙门石窟开唐代开凿的佛像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体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展现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龙门石窟的艺术成就,在国人的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龙门石窟,也成为了河南省人气最高的景区,每年的到访的游客数以百万计,为了保护文物,在国家法定节日不得已的实行限流,但是依然无法阻止游客的热情,每年接待游客的人次屡创新高。就是这样一个人气爆棚的景区,原本应该像其他景区一样门票一涨再涨,竟然一反常态在2018年9月份把景区门票价格由原来的100元降价为降为90元。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门票却不涨反降

导读:

说到“网红”,我们的惯性思维会认为是某个人在网络上爆红了。现在“网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指某个爆红于网络的人了,而是好吃的餐厅或者美食可以成为“网红”,好看的风景或者人气超高的打卡胜地成为“网红”,还有好玩的某个东西或者热卖的某个商品也可以成为“网红”,总之只要是在网络上能够掀起热潮,并且得到网友们的喜爱和追捧,都可以说是“网红”。今天我们来说说位于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里的两尊“网红”佛像,它们是如何在10万余尊的佛像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红”的!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一、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替,天下之事分分合合,但是洛阳这座千年古都从夏商到唐宋,曾经先后十多次担任过都城,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直到元、明、清朝代,洛阳才渐渐的淡出历史政治舞台,成为名副其实的故事,“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正是洛阳的真实写照。在历史的长河中,洛阳也留下了灿烂的文化,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也是留下了洛阳在北魏和唐朝两个繁华盛世中的历史痕迹。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洛阳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在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在洛阳伊河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不过一公里的距离,现存至今2300余座窟龛,2800余块碑刻题记,佛造像超过10万尊。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二、佛造像10万余尊,成就两个“网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牡丹甲天下,但是赏牡丹是分季节的。只有每年的四月初到四月底才是牡丹花期,错过今年花期,再去洛阳赏牡丹就真的需要再等一年。但是龙门石窟并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去,也因此龙门石窟成为了洛阳人气最高的景点。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景区的高人气,每天到访龙门石窟的游客数以百万计,通过游客逗留在佛像时间长短以及拍照上传网络的佛像次数来衡量计算的话,那么在伊河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的10万余尊佛造像中,“千年微笑”卢舍那大佛和“剪刀手佛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三、门石窟最大的“网红”,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龙门石窟中颇具代表性的摩崖像龛,也是石窟内10余万尊佛造像中人气最高的佛像——奉先寺中的卢舍那大佛,它是龙门石窟中精华之所在。卢舍那大佛也是龙门石窟最高的佛像,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大佛造型丰满,神态端庄安详,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显得格外的慈祥谦和,也因此被人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凡是来到龙门石窟的游客,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庄严博大所震撼,也会在这里拍照留念。随着网络和短视频app的兴起,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的卢舍那大佛再次爆红于网络,成为龙门石窟最大的“网红”,火上加火,也让更多的世人瞻仰它慈祥的面容!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四、史上最萌的佛像——“剪刀手佛像”

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达,沟通已经不再有障碍,网络分享也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社交形式,这也催生了一大批的“网红”。但是在2014年网络社交还没有完善,但是龙门石窟的一座超萌的佛像还是走红各大网络。在2014年的五月份,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一尊佛像,与我们现在拍照时摆出的剪刀手极其的相似,拍照上传于网络,各大媒体的转载,让龙门石窟这尊“剪刀手佛像”火爆于网络,一跃成为新晋的网红。走进龙门石窟宾阳北洞内的这尊千年佛像,只见佛像的右手食指和中指树立,和现代人们拍照时流行的剪刀手一模一样,也因此被网友称为史上最萌的“剪刀手佛像”。其实这尊佛像的手势就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因历经千年风霜拇指被风化脱落,而食指、中指间隙过大,才会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剪刀手造型”!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佛造像10万余尊,两个佛像脱颖而出成“网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