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人生当中仅次于结婚、生子的几件大事之一,从全城找房、看房,到对比产品、交钱定房,最后再到办理按揭,不仅要耗费大多的精力,还要拿出自己甚至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每个月还要供着几千块钱的贷款,以后的一二十年都要过着紧巴巴的生活。 但是,你知道吗?因为你不知道到买房过程中的“陷阱”,让你至少多花了十几万钱。 “公摊”是买房最大的“坑” 买过房的人都知道,明明花了买100㎡的钱,而实际可用面积只有70㎡,另外30㎡去哪里了?少了这30㎡相当于少了1个房间、1个书房、1个卫生间,当购房者质问开发商时,其唯一的解释就是,少的那30㎡被公摊了! 那公摊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公摊”? 公摊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公摊面积,是整栋楼住户共享的“配套面积”,其包含入户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变(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物业管理用房和消防应急区域。 这些所谓的公摊不透明、不公开,是房地产市场“最不透明的一项指标”。因为我们只知道有公摊,却不知道摊到了哪些地方,是否多分摊了。 “公摊”背后有哪些猫腻? 猫腻1:开发商做大公摊面积 猫腻2:重复公摊、重复收钱 猫腻3:业主的公摊面积被拿去牟利 猫腻4:购房者是否应该为公摊面积支付取暖费、物业费、装修费 如何避开“公摊”陷阱? 据小编查证相关资料显示和咨询行业领袖反馈,如果避开“公摊陷阱”,可通过套内面积计价方式即可。 1、买房时选择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 套内建筑面积计价是一种最为科学、合理的计价方式,它撇开了公摊面积的影响,更加公平、透明,但只有很少人知道。 小编还了解到,国际上基本是按实际使用面积计算房价的,国内的香港、重庆分别是2013年和2002年实施按套内计算价格的城市,重庆按套内计价方式已经实施16年了,因其透明,公平公正,得到了市场普遍认可。按套内面积计算,对购房者是天大的利好。 2、选择按套内计价不仅能避开“公摊陷阱”,还能为您节省十几万。 小编身边有这样一个血的案例。我朋友是一位90后男生,准备今年年底结婚,就在春节的时候在含山城西某楼盘,买了一套建筑面积110㎡的房子,单价8000元/㎡,总价88万元。买完后还给我炫耀买了新房,我给他算了一笔账,立刻让他泪流满面,追悔莫及。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买房时只注重地段,却忽略了产品本身,高达30%的公摊面积,让他亏了十几万。亏损的原因是他不知道“公摊陷阱”,也不知道有两种计价方式可选择。 现在小编来给大家算一笔账,对比两种计价方式,看看总价到底差多少: 示例:房子建筑面积110㎡,公摊30%,即公摊面积33㎡,套内面积77㎡。建筑面积单价8000元/㎡,我们暂且在建筑面积单价基础上加价1500元/㎡,即套内面积单价9500元/㎡。 1) 按建筑面积计价: 房屋总价= 110㎡x8000元/㎡=88万元; 2) 按套内面积计价: 房屋总价=77㎡x9500元/㎡=73.15万元; 单价上调1500元/㎡,房屋总价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近15万元,相当于一辆轿车,即使作为装修款也足够了。 看到这个案例,可能你还有有个疑问,为什么按套内计价时单价变成了9500元/㎡,这是因为公摊面积开发商投入了建筑成本,只在实用面积中加上了1500元/㎡成本费。而不是将不具备居住使用功能的公摊面积,等同于房屋实用面积8000元/㎡的价格收取,可谓良心做法。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对比,相信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哪种计价方式更划算,买房时应该选取哪种计价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