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中的配景题材广泛、种类丰富,就植物而言,芦苇、竹子和杂草是最常出现的三种。它们虽为配景,但在画面中起到的作用却不亚于主体物,因此配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质量。 配景——芦苇
第一步:以狼毫笔用中锋画出参差高低不同的芦苇。 第二步:在芦苇右侧重墨添加叶子,叶子通常两笔为一组,芦苇顶部的叶子颜色较淡。 第三步:继续添加芦苇的叶子,适当地调整墨色的浓淡变化,通过浓淡变化分出前后空间关系。 配景——竹
第一步:中锋用笔调重墨,从下往上地勾竹竿,每根竹竿都要有顿挫,笔意要贯穿。根梢部略短,至中渐长。接着根据竹竿的生长规律勾画竹子的小枝,下笔要流畅挺劲,不可迟缓。 第二步:根据画面的疏密关系和浓淡变化从画面最左侧开始添加叶片,使疏密关系更加强烈,并使画面丰富多变。 第三步:添加右侧近景处竹子的竹叶。观察画面的构图和疏密变化,用淡墨添加远处竹竿的竹叶,再用重墨添加前景的竹叶,使竹叶前后形成空间变化。完成竹叶的绘制。 配景——草
第一步:以双勾法勾勒出山石的外轮廓,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区分出山石的前后关系。 第二步:调重墨从山石的边缘处画草,两笔交叉排列。 第三步:继续从其他的边缘线向下画草,五六根草为一组。注意大小疏密变化。 第四步:在山石的近景处重复添加草,以突出前景部分。接着调重墨丰富山石中间的草,形成从中间到四周的疏密对比。 |
|
来自: 摄影姥 > 《……山水.云树水草芦苇》